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痛风肾病是由于高尿酸血症引起痛风后对肾脏造成的损伤性疾病,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高尿酸造成肾脏的免疫炎性损伤得到了密切的关注。合理利用我国丰富的中医药资源是治疗本病疗效好、副作用少的新趋势。本实验通过建立痛风肾病小鼠模型,观察痹宁汤对其治疗前后肾功能、肾脏病理等变化,及检测肾脏组织中的炎性因子,初步探讨痹宁汤对痛风肾病模型小鼠NLRP3炎性小体的影响。方法:雄性ICR小鼠,重18-20g,SPF级,适应环境后,采用连续5周次黄嘌呤(0.6g/kg)灌胃和氧嗪酸钾(0.3g/kg)腹腔注射的方法建立痛风肾病小鼠模型。造模完成后分别痹宁汤高浓度组、痹宁汤中浓度组、痹宁汤低浓度组、别嘌醇组、生理盐水组灌胃治疗2周。在第14天的时候腹主动脉采血,取血测肾功能,并取左侧肾脏组织用于石蜡包埋,右侧肾脏皮质部分做蛋白检测,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各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体重变化:痛风肾病模型组小鼠体重较空白组减轻,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2.血清指标:痹宁汤高浓度治疗组较别嘌醇治疗组比较UA、Cr、BUN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ELISA检测IL-1β变化:与生理盐水治疗组相比较,痹宁汤高浓度治疗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Western blot检测NLRP3变化:与生理盐水治疗组相比较,痹宁汤治疗组、别嘌呤醇治疗组NLRP3炎性小体表达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别嘌呤醇组相比较,痹宁汤高中浓度治疗组NLRP3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光镜下观察肾脏组织:模型组与生理盐水治疗组肾脏肾小管变性、坏死最重,肾间质大量炎性浸润,有瘢痕硬化形成;别嘌醇治疗组肾小管上皮细胞萎缩、变性明显,部分间质纤维化;痹宁汤高浓度治疗组肾小管上皮细胞轻微萎缩、变性,肾间质淋巴细胞浸润减少。结论:痹宁汤高浓度组能明显减轻痛风肾病小鼠的UA、Cr、BUN,及减少NLRP3炎性小体及其炎性产物IL-1 β的表达。痹宁汤高中剂量组对痛风肾病小鼠的肾脏有一定的保护修复作用,别嘌呤醇组小鼠肾脏NLRP3无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