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在我国铁路信息化建设的大背景下,结合我国高速铁路信号集中监测(CSM)的业务需求及功能项点,提出铁路信号设备智能运维管理平台研究。目前我国铁路信号监控系统缺乏对数据的综合诊断分析,缺乏对智能子系统等电子设备的集中维护;缺乏对电务设备故障、异常信息的有效监督及管理;没有充分发挥出既有电务设备各维护系统的价值,需要对其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和探讨。为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基础性、引领性作用,实施大数据战略,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铁路融合发展,大力促进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铁路建设,我国急需全面提升安全监控自动化水平:移动互联和智能感知等技术,深化专业安全监测监控应用,建立集监测、监控和管理于一体的安全监管信息系统,实现安全生产动态信息实时监测监控。铁路信号设备智能运维管理平台以电务设备监测传感器作为感知层,通过无线网络技术构建网络层,利用先验概率行业容差关系扩展的模糊集模型和通过属性重要度和凸函数改进并简化的ID3算法,结合大数据分析技术最终实现自检自诊自决策的铁路电务智能综合运维管理平台。在算法方面,本论文提出了一个改进的赋值容差关系模型。这个模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经典容差关系的缺点,并且有效地表达不完整信息系统的内部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改进的赋值容差关系模型的分布属性约简,提出了一个基于区分矩阵的属性约简算法。算例分析展示了改进的容差关系模型以及提出的属性约简算法可以有效地处理不完整的信息系统。与此同时本论文也对ID3算法进行了研究,与传统ID3算法相比,优化的ID3算法具有更高的平均分类精度。同时,它有更少的决策叶子,因此也就减少了复杂度。更要指出的是,对同样大小的数据集,优化算法在构建决策树时比传统算法花费的时间更少,着显示出优化算法极大地改进了构建效率。尤其是当数据集更大的时候,ID3算法的效率和性能是更好的,于是就具有了更明显的优越性。为了贴近一线业务运用情况,本论文对铁路电务段日常业务进行了分析,通过需求的了解,明确了既有信息系统中必要并且可以在移动终端实现的功能,通过这些功能的实现可以切实提高一线职工使用信息系统的便利性。本论文从业务的分析,需求的整理,系统的设计以及功能的实现来说明了电务维修决策服务系统方案的有效性以及可执行性。综上所述,本论文在铁路信息化建设的背景下,以研究铁路信号集中监测系统的成果化为目的,以理论建模为主结合试验及软件平台开发,为我国铁路信号智能监测领域做了探索和前瞻性的研究工作。尤其以改进的赋值容差关系模型和优化的ID3算法为实现信号系统的自检自诊自决策提供了最新的理论支撑,为电务智能运维领域的运用带来了新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