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醛糖还原酶(ALR2)基因转录起始点上游-2.1Kb处(AC)_n二核苷酸重复序列多态性与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NIDDM)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 方法:选择祖籍中国北方的30名正常人作为正常对照组;44名NIDDM患者,其中22名患有严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且诊断DR时糖尿病病程≤5年,年龄<60岁,作为病例组;22名糖尿病病程>10年而无明显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人作为病例对照组。首先从这74人的外周血白细胞中提取基因组DNA,然后按Ko的设计合成引物进行PCR反应,扩增ALR2基因转录起始点上游-2.1Kb处(AC)_n二核苷酸重复序列。选取等位基因为纯合子的PCR扩增产物,经纯化后直接测序,以确定等位基因的种类,并作为筛选其他等位基因的标准。用已确定的等位基因作为标准,与其他个体DNA的PCR扩增产物一起经8%尿素-甲酰胺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后银染显色,确定各种等位基因类型。将通过电泳图确定为纯合子且等位基因与筛选标准不同的PCR产物再次测序,若测序结果与判定结果相符,则证实这种判定方法可靠。 结果:对30例正常人和44例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患者进行筛查,共发现14种基因型,7个等位基因,分别为Z-6,Z-4,Z-2,Z,Z+2,Z+4,Z+6,其AC重复数n为21,22,23,24,25,26,27,相应PCR产物长度为132,134,136,138,140,142,144bp。Z为最常见的等位基因,AC重复24次,正常组和糖尿病组Z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0.3和0.307。正常组和糖尿病组的ALR2基因(AC)_n重复序列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无明显差异(x~2=0.930,P=0.988)。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例组和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例对照组ALR2基因(AC)_n重复序列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不同,差异有显著性(x~2=13.412,P=0.037)。再用Fisher’s确切概率法比较两组病人各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病例组Z-2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6);Z+2等位基因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33)。病例组Z-2等位基因存在1例纯合子,对纯合子仅计数一次,所得结果差异仍有显著性(P=0.014)。 结论:醛糖还原酶基因转录起始点上游-2.1Kb处的(AC)_n二核苷酸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与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无关,但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关。Z-2等位基因可能天津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Z+2等位基因是保护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