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基因组拷贝数变异研究及产前诊断流程的初步建立

来源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hu7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我国是出生缺陷大国,近几年实际出生缺陷发生率高至4-6%,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和遗传综合因素所致的基因组结构变异(Structural variation,SV)是造成出生缺陷的重要原因。本研究利用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技术(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rray, SNP array)平台,研究胎儿基因拷贝数变异(copynumber variations,CNVs)类型、分布及临床相关性,探索复杂病例致病机制,建立CNVs产前诊断实践流程,提供临床咨询理论依据。  方法:知情同意下,收集364例参加产前诊断孕妇的临床资料备用。B超下采集羊水168例,脐带196例标本送检,同步进行染色体培养及SNP array技术检测。SNP芯片包括30万个SNP探针,平均间隔为31kb,CNVs结果根据隐马可夫模型(Hidden Markov Model,HMM)推算。疑难CNVS变异病例需要荧光定量PCR等技术验证,父母溯源性CNVs检测验证,综合分析后提供临床咨询依据。根据孟德尔遗传定律和实验结果探索2个复杂病例的发病机制。总结研究结果,建立SNP array临床产前诊断实践流程。  结果:1、CNVs分布和类型:364例孕妇胎儿SNP芯片检测结果发现了266个大于100kb的CNVs,其中25个为致病性,191个为正常多态性,50个为意义不明确(variants of unknown significance,VOUS)的CNVs。重复型CNV为168个,缺失型为82个,杂合性缺失(Loss of heterozygosity,LOH)为16个。2、SNP芯片检测结果:364例标本中,检出异常25例,包括非整倍体3例,嵌合1例,致病性缺失19例,致病性重复2例。具体为18三体,21三体,22q11微缺失综合征、3q24缺失综合征、16q22缺失综合征、1q21缺失或重复综合征、Angelman综合征等,异常检出率为6.8%;在染色体核型正常病例中SNP芯片致病性CNVs检出率为5.2%;超声检查异常案例中SNP芯片异常检出率可以高达8.7%。3、根据孟德尔遗传定律,结合染色体核型结果,揭示1例复杂嵌合体发病机制及1例结果不一致的病例的发病机制。4、根据研究和实践,建立临床检测流程。  结论: CNVs与出生缺陷相关,SNP array技术是检测CNVs的较好平台,比染色体核型检测平台异常检出率提高5.2%。SNP array技术结合传统核型分析,可以发现新的发病机制,丰富临床咨询理论。课题建立的SNP实践检测流程能推广临床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  1.对已收集的浙江沿海地区聋哑学校、各大医院耳鼻喉科门诊非综合征型耳聋(nonsyndromic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NSHL)病例和已筛查出的药物性耳聋相关线粒体12S
脑卒中是中枢神经系统(CNS)常见疾病之一,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死亡率、致残率高。在存活患者中进行积极的康复治疗,可使90%重新步行和生活自理,30%恢复一些较轻的工作;而不进行康复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