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异消癥汤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及异位内膜间质细胞分泌Ang-2的影响

来源 :河南中医学院 河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shi1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的常见病、难治病之一,近年来患病率逐渐上升,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痛经,部分患者合并不孕,极大的影响了妇女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内异症的发生目前尚无确切定论,临床疗效不满意,复发率高达40%。内异症的基础研究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中医药治疗内异症也成为探讨焦点。   目的:对内异症患者在位及异位内膜细胞进行培养,研究内异消癥汤对间质细胞生长及分泌血管生成素-2(Ang-2)的影响。   方法:手术切除子宫或诊断性刮宫获得的内膜组织、手术获得的异位病灶组织,对间质细胞进行体外原代细胞培养,以内异消癥汤为实验组,米非司酮作为对照组,用MTT法检测不同药物、不同浓度对体外培养的间质细胞生长的影响,并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其对间质细胞分泌Ang-2的影响。   结果:   1.采用此原代细胞培养方法培养在位及异位内膜间质细胞成功率较高;免疫细胞化学鉴定细胞纯度较高。   2.内异消癥汤、米非司酮均能抑制体外培养的间质细胞的生长。   3.内异消癥汤能够降低体外培养的在位及异位内膜间质细胞分泌的Ang-2水平。   结论:   1.本实验成功建立了体外培养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及异位内膜间质细胞模型,为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提供良好的实验模型。   2.内异消癥汤能够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及异位内膜间质细胞的生长,推断其可以作用于异位病灶组织的细胞,使之凋亡,促进病灶的萎缩。   3.内异消癥汤能够降低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及异位内膜间质细胞分泌促血管生长因子Ang-2的水平,抑制其种植生长,减缓病灶的增长速度。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观察优化三联疗法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应用,对比患者在治疗前后的主观症状、临床体征及评分、经颅多普勒(TCD)频谱的变化,探讨优化三联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
  目的:建立BALB/C小鼠硬皮病模型,研究当归四逆汤对硬皮病模型小鼠的影响,并探讨当归四逆汤治疗硬皮病的作用机理,为临床治疗硬皮病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方法:1.动物分组
  目的:研究透穴埋线法对营养性肥胖脂肪肝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转移酶(GGT)水平和肝细胞的影响   方法:本研究将健康雄性SD(Sprague-Dawley)大鼠60只
目的:探讨实验性大鼠早期脂肪肝模型与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的关系,从肝窦内皮细胞(HSEC)损伤角度探讨早期脂肪肝发病机制;探讨去脂软肝方对大鼠早期脂肪肝肝内脂质代谢作用机制并阐明去脂软肝方在早期脂肪肝治疗中的作用机制。方法:1.大鼠脂肪肝模型制备:84只SD雄性大鼠,体重100±10g,通过SPSS软件包编程产生三组随机数字,将实验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24只,模型组30只,去脂软肝方组30
  目的:本课题的研究对象顽痹清丸是以中医辩证及药物的配伍理论为指导,主要治法为凉血化瘀通络,作用于大鼠佐剂性关节炎 (Adjuvant Arthritis, AA)动物模型后,观察其关节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