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游记作为重要的旅游文本之一,蕴含着丰富的个人情感、大量的旅游信息和文化信息。因此,游记的翻译是丰富精神世界、促进旅游业发展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本文以纽马克文本类型理论为基础,主要探讨了游记翻译原则和具体的翻译方法。本文为游记翻译实践报告,所选文本为慕雅德(Arthur Evans Moule,1836~1918)所著的 New China and Old:Personal Recollections and Observations of Thirty Years《新旧中国——三十年的个人回忆和观察》一书中的第七章和第八章,这两章主要讲述的是作者对中国宗教、迷信和风水的探究。慕雅德以对中国30年的观察,向西方读者呈现了他对晚清中国的认识,虽不乏个人偏见,却促进了西方对中国的了解。一般来说,游记一方面带有作者的主观性,但另一方面,它又包含大量的客观性描写内容。本报告以纽马克文本类型理论为指导,分析得出游记属于表达型和信息型混合文本。因此游记翻译应综合运用纽马克提出的两种翻译策略,即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本报告结合实例,从词汇、句子两大方面阐述了游记的具体翻译方法,即音译,直译,释译法,分译法,增译法,改写法和转换法。本篇翻译实践报告分析了游记的文本类型及语言特点,总结了游记翻译中的难点,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希望能为以后的游记翻译提供借鉴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