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荧光光谱法因其高灵敏度、高选择性以及能快速简便的给出多种物理参数信息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金属离子、pH和多种生物分子的测定中。该方法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不断发展新的探针。乙酰胆碱是生物体内分布最广的神经传递介质,在生命活动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探索合适的荧光探针,实现其在生理条件下的检测有着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合成了三个系列的荧光探针,并对他们的荧光性能进行了研究。
第一章综述了近年来用于金属离子、pH和多种生物分子测定的新的荧光探针合成及其性质研究。
第二章阐述了三个系列8个吡啶盐探针的合成以及它们的紫外荧光性能比较。研究表明:烷氧基和烷胺基取代苯乙烯基吡啶盐虽然有较好的紫外吸收,但是荧光性能不佳。因此,本文着重研究了芘乙烯基吡啶盐系列的3个探针的荧光性质。包括pH、甲醇分数、胆碱等对其荧光的影响情况,各探针的线性范围,在0.01MKOH的甲醇或体积比为1:1的甲醇.水溶液中与间苯二酚杯的荧光淬灭以及加入胆碱后的荧光再生情况。研究表明:(1)pH对该系列探针的荧光强度没有显著影响,而溶剂中甲醇分数对荧光强度影响较大;(2)三个探针的线性范围均在1×10<-5>mol/L以下;(3)通过间苯二酚杯与三个探针在0.01MKOH的纯甲醇体系中和0.01MKOH的甲醇一水体积比为1:1的体系中的荧光淬灭情况求得它们与间苯二酚的解离常数;(4)通过加入胆碱之后的荧光再生情况求得间苯二酚杯与胆碱在两种体系中的结合常数,结果发现间苯二酚杯与探针或胆碱在甲醇中的结合常数都要比在水中的大,且所测得的胆碱与杯的结合常数和文献报道基本一致。值得注意的是:在两种溶液条件下测得的杯与胆碱的结合常数要比杯与探针的大,这与很多文献报道的结果不一致,原因尚不清楚。不过因为杯与胆碱的结合强,可以实现浓度在10<-5>M~10<-4>M范围的胆碱的,这比文献的报道值低1-2个数量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