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温通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通过观察该温通法的临床疗效,为提供制定温通法临床治疗KOA的处方取穴与操作规范依据。方法:根据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共收入患者60例,其中脱落5例,实际完成55例。温通法治疗组28例,西药外用法治疗组27例。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分别进行了行走时的疼痛,最大行走距离、关节受限度3个指标的观察,并进行统计学处理,比较温通法治疗组与西药外用法治疗组治疗KOA的疗效。结果:统计结果显示,经治疗后两组治疗前后最大行走距离、关节受限度方面组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组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温通法治疗组和西药外用治疗组对改善最大行走距离和关节受限度方面均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但是在总体疗效方面两组并没有太大的差别。膝关节行走时疼痛是膝骨关节炎的重要症状,也是促使患者来就医的主要原因之一。治疗前后膝关节疼痛的变化情况采用国际上通用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积分)将疼痛量化测定。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VAS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后的VAS差值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温通法治疗组较西药外用治疗组治疗疼痛症状疗效好。结论:温通法治疗膝周围软组织,直接改善或解除了组织粘连,促进了局部血液循环,纠正了下肢力线,纠正了膝关节周围的力平衡失调,为KOA快速康复提供了力学保证。由于本研究只对近期疗效进行观察,仅凭统计数据,无法对远期效果进行预测和推断。从本研究结果看,结果表明温通法治疗组较西药外用治疗组治疗疼痛疗效好。温通法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尚为可靠,制定温通法的处方取穴与操作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