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间是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抽象概念,也一直是语言学和哲学的研究重点。为了更好的理解时间概念,国内外很多学者做了很多关于时间概念和时间词语的分析研究。在语言学领域,Evans(2013)提出了指示、顺序、绝对三种时间参考框架,构建了三种时间关系:过去、未来、现在;先与后;矩阵关系,这有助于理解基本的时间概念;同时,在认知语言学领域,关于时间的概念隐喻和转喻研究也为理解时间概念提供了帮助。认知语言学研究中的隐喻和转喻理论主要是分析人们日常生活中隐喻和转喻的思维方式,然而批评认知语言学的优势在于将隐喻和转喻作为批评语言分析的研究路径,揭示语言背后的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属于哲学范畴,是对事物的理解和认知,而认知又可分为社会认知和个人认知,个人认知不免会涉及到人们对事物的观点、态度及个人情感。再者很少有关于时间词语的情感义研究,因此本文在批评认知语言学视角下,将隐喻和转喻作为研究路径,借助《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现代汉语词典》、《辞海》等工具书及网络词典、CCL和BNC两大语料库,搜集了表示过去、现在、未来和表示春、夏、秋、冬两类时间词语的语料,探讨分析了英汉时间词语背后的情感意义。本文主要探讨了两类时间词语在人们认知世界的过程中是否具有情感义,有何种情感意义,以及英汉时间词语情感义认知的异同。通过研究发现,(1)两类时间词语在中英文话语中具有一定的情感义,并形成了时间词的情感隐喻和情感转喻映射;(2)这种情感义以日常生活经验与身体感知为基础,以隐喻和转喻的形式呈现,并逐渐内化在人类的情感认知中:(3)表示春、夏、秋、冬的时间词语比表示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词语的情感义程度要明显;(4)时间词语的情感义在诗歌和散文中的使用频率比普通话语中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