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芳基均三嗪环耐高温胶粘剂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aringro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含芳杂环聚合物因其优异的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高模量以及高强度等而备受人们关注。但是由于难熔融难溶解而限制了其在耐高温胶粘剂领域的发展。本文从分子结构设计出发,将具有扭曲非共平面结构的二氮杂萘联苯结构引入到分子链中,合成了既耐高温又溶解含芳基均三嗪结构的高分子聚合物,并将其作为胶粘剂的基体树脂,制备了一系列的耐高温胶粘剂。具体工作主要分以下三个部分:1.合成了杂萘联苯聚芳醚腈树脂,对其结构和性能的进行了全面表征,其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284℃,数均分子量(Mn)为20089,25℃下氯仿溶液中测得其特性粘度η为0.93dL/g。将其作为基体树脂,并以纳米B4C为增强剂,制备了一种耐高温胶粘剂,考察了涂胶次数对粘接强度的影响,最佳涂胶次数为2次。以钢片作为粘接基底,制备了系列粘接件,将粘接件在400℃,500℃,600℃,700℃和800℃分别保温1h的热处理后测试其常温下的剪切强度,并与经过同样热处理的酚醛树脂做了对比。结果表明,在常温和400℃下,PPEN型胶粘剂的力学性能均明显优于酚醛型胶粘剂,而在600℃~800℃下,则以酚醛型胶粘剂为佳。利用TGA和DTG对固化后的酚醛和PPEN进行了热分析,发现PPEN的耐烧蚀性不如酚醛树脂,但是400℃下的热稳定性PPEN树脂好于酚醛树脂。2.以4-硝基邻苯二甲腈(NPh),4,4’-联苯二酚(BP)和4-(4-羟基苯基)-2,3-二氮杂萘-1-酮(DHPZ)为原料,经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两种双邻苯二甲腈单体BP-Ph和DHPZ-Ph,并对DHPZ-Ph的合成工艺进行了优化。利用DSC考察了双邻苯二甲腈单体/DDS体系的固化反应动力学,确定了该体系的固化工艺:235/1h+240/2h+245/1h。以BP-Ph和DHPZ-Ph为树脂基体,添加纳米B4C制成了两种耐高温胶粘剂,用TGA测试了其耐温性能,结果表明,其800℃下的残碳率高于70%。对该胶粘剂制成的粘接件分别进行了在400℃,500℃,600℃,700℃和800℃下分别保温1h的热处理后常温下测试了其拉伸剪切强度,结果表明,800℃处理1h后,其剪切强度仍达12.6MPa。3.以NPh, DCBN和NPh为原料设计合成了三种分子量的邻苯二甲腈封端的聚芳醚腈齐聚物,以其作为树脂基体,并添加纳米B4C制备成了耐高温胶粘剂,对固化后的胶粘剂制成的粘接件分别进行了在400℃,500℃,600℃,700℃和800℃下分别保温1h的热处理后常温下测试了其拉伸剪切强度。测试结果表明,该胶粘剂不仅在室温-400℃具备高的剪切强度(25.2MPa),而且经800℃热处理后仍具有11.8MPa的剪切强度。
其他文献
背景:脑出血(ICH)具有病情进展快,以及较高的发病率,致死率和致残率等特点。许多研究显示,氧化应激在脑出血损伤中起着重要作用。CTRP3是一个新近发现的脂肪因子,研究表明CTR
新医改背景下,赋予医院工会新的任务和要求。文章从加强民主管理、关爱职工、文化建设等方面,对工会利用自己的工作优势创新性开展工作进行了阐述,对工会工作服从和服务于医
英语写作是一种综合生成语言的能力,母语对写作的影响是无法避免的。本文拟从母语负迁移的角度对大学英语写作进行初步的探讨,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这种负迁移主要体现在词
中外合作办学是在改革开放中兴起并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日趋成熟规范。中外合作办学作为我国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更新的手段
<正>一、"生命课程"建设,是一种追求,一份感召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师大讲话中提到——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作为教育工作者,尤其
<正>一、海灵格是谁?伯特·海灵格(Bert Hellinger),德国享有盛名的心理治疗师,当代系统心理学大师,他所创新整合的"家庭系统排列"轰动了整个欧洲。近十年来,美国及欧洲其他
张美芳教授的新著《翻译研究的功能途径》是一部运用西方语言学理论解决英汉、汉英翻译问题的优秀著作。作者在该书中强调,描述性研究应在翻译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翻译的文本
结合二维空间中基于波的干涉的角度测量算法和基于到达时间差的定位算法,提出一种适用于三维空间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算法。算法先测量信标节点和待测节点间的角度和距离,然
随着计算机技术不断加强,在计算机软件设计中,要设计到更多的内容。数据库时计算机软件设计的重要部分,它时计算机系统有效运行的关键要素,数据库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计算机
<正> 北村晚近小说的叙事话语明晰而单调,在他的创作中不仅将“上帝之城”与“世俗之城”绝然对立,而且将一切世俗的存在置于自己设置的故事背景与框架中,以他者的悲剧结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