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侧碰安全性和轻量化的某电动客车骨架可靠性优化

来源 :昆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dan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虑车身结构的静态、模态性能、侧面碰撞安全性及可靠性对其轻量化设计的重要性,针对有限元方法优化迭代时计算量大、无法高效的实现优化的问题。本文以电动客车骨架为研究对象,整车质量为优化目标,弯曲、扭转工况下的静态、模态及碰撞性能指标为约束条件,基于代理模型方法对电动客车骨架进行侧面碰撞安全性与轻量化优化。首先,建立电动客车骨架静态、模态及侧面碰撞有限元(FE)模型,分析弯曲、扭转工况下车架的最大位移、应力分布、模态频率及振型,分析车架发生侧面碰撞时的能量、质量变化、侧面防护梁的侵入量及侵入加速度,全面评价客车骨架的刚度、强度、模态及侧面碰撞性能。然后,根据客车骨架区域化的相对灵敏度分析结果,选取11组优化设计变量,采用哈默斯雷采样(Hammersley)方法进行试验设计(DOE)获取样本点。通过最小二乘法(LSR)、移动最小二乘法(MLSM)及径向基神经网络方法(RBFNN)构建优化目标和约束的代理模型并进行精度对比,选择拟合精度较高的方法构建代理模型。最后,通过遗传算法(GA)和基于可靠性评估的序列优化算法(SORA)分别对车架进行确定性和可靠性优化,并进行可靠性对比分析。将优化后的设计变量值代入有限元模型进行仿真,并分析代理模型预测值与有限元模型仿真值的相对误差。选取可靠性优化结果进行圆整化(参数取整)作为最终的优化设计方案,通过有限元模型验证其符合工程设计要求。研究结果表明:在保证车架基本性能的前提下,可靠性优化后各项性能指标的可靠度达到100%,优化后客车骨架侧面防护梁上部侵入量Iup、中部侵入量Imid和下部侵入量Idown曲线峰值分别为94.11mm、86.9mm和46.43mm,比优化前分别降低了35.42%、31.14%和34.20%,侧面抗撞性明显提升。优化前的客车骨架重量为1.14452t,优化后为1.08757t,减重0.05695t,最终减重率达4.98%。综合不同拟合方法的优势构建代理模型有利于提高其优化预测的精度,代理模型方法在节约了计算成本的同时实现了可靠性优化的目标,对提高优化设计效率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我国水利水电工程蓬勃发展,建设的一大批大型、特大型水电站多处于深山峡谷地区,河谷狭窄,泄洪落差大。为了保证水利工程能够高效稳定的运行,要充分考虑安全泄水问题,因此对泄水建筑物消能要求较高。旋流式竖井溢洪道作为一种新型的内消能工,具有良好的水力特性,高消能率、布置灵活、适应地形、减少开挖等优点。旋流竖井溢洪道的体型结构对水流流态、消能效果,边壁的安全等都直接造成影响。本文通过水工模型试验,采用控制变
随着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大型水利工程设计过程中逐渐提高了对抗震安全性的重视程度。目前国内外的混凝土重力坝通常采取局部配筋加固的措施来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为研究混凝土重力坝的最优配筋方案,本文基于混凝土重力坝各部位在地震中出现损伤的顺序,对配筋位置的优化顺序进行深入研究,按照推导出的优化顺序对各部位配的筋方案进行逐步改进,对比非线性地震动力响应后得到的各项参数,总结出各处位置的最优配筋方案,
混凝土材料表现出的力学性能和断裂特性与断裂扩展过程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由于其内部结构复杂多变且具有随机性,加上外界环境因素和外荷载作用等,使得混凝土的断裂机理变得极其复杂。以往对大坝全级配混凝土开展断裂性能研究时,存在着试验周期长、试验结果离散性大以及成本高等问题,而细观数值模拟虽然可以突破试验条件的约束,并更好的研究混凝土内部的细观力学机理,但是在模拟大尺寸试件时,因庞大的计算量导致其应用受限。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矿产资源开采力度也越来越大,每年产生大量尾矿堆存于尾矿库内。尾矿库作为矿山开采重要的基础设施,数量巨大并且分布广泛,具有其自身的特点。而我国尾矿主要采用上游式堆坝法,其稳定性较差,导致尾矿库事故时有发生,不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带来恶劣的社会影响和环境影响。因此,确保尾矿库的安全稳定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依托万龙山尾矿库这一实际工程,对该尾矿库渗流情况进行计算分析。主要研究工作
滇中引水工程是解决滇中地区严重缺水问题的特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也是我国西南地区投资最多、规模最大的水资源配置工程。滇中引水工程受水区分布在昆明、玉溪、楚雄、大理、红河以及丽江6个州(市)。研究滇中引水工程受水区降水、植被时空分布及相关性,为滇中引水工程跨区域水资源配置提供科学指导,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迫切的工程实际需求。本文基于2000-2017年TRMM 3B43降水数据、同期MODIS植被数据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大坝的安全问题已经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其中,堰塞湖溃坝可视为一种特殊的、未经人工碾压的天然土石坝。其坝体体量一般很大,但是坝体较为松散,在水流侵蚀下极易发生溃坝事故。分析研究溃坝的机理,提高大坝的安全度,提前做好安全措施、发生风险后的安全预案,发挥大坝调水利民的作用、合理处置自然灾害后形成的堰塞湖、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已经成了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近年来溃坝机理以及
漫步路径空间是一种与地形学、环境行为学和空间运动观相关的空间:它既有空间属性、又有情感属性。能解除场地、环境、活动等的限制,使空间更灵活自由,且让人愉快。本文基于对南诏遗址博物馆设计的项目背景、场地要素、定位以及设计要求等的分析,首先提出漫步路径介入遗址博物馆设计的重要性,从而以漫步路径介入项目设计的策略为设计研究论题。其次,结合相关理论研究的现状及现实案例研究总结,明确漫步路径空间的相关概念,总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新建的大坝越来越多,适合建坝的选址也越来越少。随着大坝的使用年限在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大坝出现各种安全问题,也有一些大坝现有的功能无法满足当前的需要。以往这类大坝采用拆除旧坝新建大坝的方式,但这种方式耗费大量人力物力。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开始出现对大坝进行加高改造,以达到延长大坝使用年限以及改变或增加大坝的功能的目的,使其可以满足当前的需求。但大坝加高后,新的监测方案如何设
拦河建坝有效实施水库调度,为人类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服务价值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例如: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河流生态系统健康,削弱了河流生态服务功能,降低了河流生态服务价值等,因此探讨生态意义上的水库运行方式以弥补其负面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和实际价值。传统的水库调度多注重经济和安全问题,现阶段的水库生态调度虽已关注河流生态健康,但大多将河流生态健康作为约束条件而不是调度目标,且基本只考虑单库生态调度
交通标志检测与识别是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结合车道线检测技术以及各类地图软件,可将路面信息及时地反馈给车辆驾驶员,极大地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车辆的增多加速了路面交通标志的磨损,加重了道路维护负担,然而现有的路标现场勘察方法存在成本高、工作效率低等问题,不仅拖延了路面维护和更新的进度,而且影响道路的交通安全。为此,本文以无人机影像为对象,利用无人机影像获取速度快、范围广和分辨率高等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