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山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stdem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旅融合发展是文化旅游产业相互影响、渗透与结合的结果,将文化元素与内涵融入旅游中,以文化提升旅游产品内涵,以旅游促进文化发展和传播。既是市场需求,也是实现全域旅游的重要途径。文旅产业市场影响理论及文旅融合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越来越被青睐,研究文献日益增多,为全域旅游的开展提供着经验借鉴与理论支撑。襄汾现有文物保护单位1019处,文化遗存几乎囊括了中华文明发展的各个阶段,又有“丁村人”、帝尧都城等唯一资源,资源禀赋突出,结构合理。古建、仿古家具、青铜铸造、砖雕陶器等传统产业发展良好;非遗、节庆、名人以及展览设施等资源丰富。但资源整体利用率低,哪些因素影响着襄汾县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本文主要运用了文献研究法、实地调研法和案例分析法三种,系统梳理了襄汾县文化产业资源、旅游产业资源情况以及文旅融合产业发展现状,从文旅融合项目规划、建设、招商引资和发展成效四个方面剖析了当地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再从政策与政治因素、管理与开发机制、财政收入与投资、文化旅游特色与旅游品牌、旅游人才和产业结构与环境等六个方面对影响襄汾县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总结出影响当地文旅融合发展的因素有文旅产业规划不明确、县域发展理念不契合、管理开发机制落后、文旅产业投入少、融资投资渠道不畅、资源开发及旅游品牌建设滞后、旅游人才队伍缺乏、产业结构调整较慢以及旅游环境较差等。本文在分析总结了浙江良渚遗址公园和洪洞县旅游发展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采用SWOT分析法,从客观上分析了襄汾县文旅融合产业发展的内部优势与劣势、外部机遇与竞争,结合影响当地文旅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相对的开发策略:优化产业发展理念,高战略发展文旅融合,高水平规划全域旅游发展,长期坚持推进产业发展政策与规划,全力打造“帝尧之都˙最初中国”文旅品牌,高质量完成陶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主动融入“黄河文化、根祖文化”,全力发展研学旅游,打造契合当地文化旅游资源特色的精品旅游线路,加强文创产品研发,加大人才队伍建设,拓展融资引资渠道,大力发展“旅游+”,建立健全公共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和旅游服务体系,改善旅游环境,逐步实现全域旅游。
其他文献
区域形象是大众依据个人经验和想象在心目中对某一区域建立的印象之总和,亦是影响大众对未知区域整体评价的重要因素。贵州区域形象海外媒体传播基础薄弱,近年大力推广下,在传统媒体传播中已取得一定成绩,但在社交媒体传播中收效甚微。Twitter是最典型、用户范围较广、影响力较大的社交媒体平台,研究贵州区域形象在Twitter中的传播学规律兼具理论和实践参考意义,其研究结果可以为从事贵州区域形象对外传播的政府
文房雅玩,是指在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基础上发展而来并与之紧密相关的文房辅助品,有着别具一格的民族特色、艺术特色、文化特色和审美特色,是我国工艺美术史、设计艺术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课题选取文房雅玩为研究对象,整理归纳古籍、专著、图像等文献资料中的相关论述,结合书写史和工艺美术史的宏观发展情况,梳理文房雅玩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脉络;再依据明清时期相关史料和考古实物遗存,辨析文房雅玩造型装饰艺术与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期安装的电梯逐渐无法满足人们正常安全使用的要求。这些电梯已经开始经常出现关人、溜梯、飞车等涉及电梯安全的严重故障,有可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地理学科应该义不容辞地发挥其应有的德育效用。传统的地理学科的德育教学存在教学方法枯燥、难以做到知行合一、德育评价途径单一等问题。当下新兴的研学旅行对地理学科德育而言潜藏着德育资源、德育方式和德育评价等方面创新的可能,了解实际研学旅行中地理德育的现状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优化,有助于地理学科立德树人诉求的落实。本研究以某县某高中的研学旅行为案例,解决三个问题:该校研学旅行中德育融
受全球宏观经济形势影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下行阶段,无论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都将在未来一段时期内面临经济新常态,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小微贷款业务也面临更加严峻的风险与挑
近年来世界各国纷纷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实行课程改革,我国也在根据国情现状推进课程改革的落实。在第八次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出对于教材制定、教学内容、课程评估以及试题范围均要求遵循课程标准而制定。美国教育部于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着手从课程标准和学术评估二者联系的一致性进行分析研究,并通过采取考试的形式来判断课程标准是否达成的重要手段,对课程改革起到一定导向作用。目前我国于2014年进行新高考改革,更需要整理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野生资源破坏现象普遍,野生中药材质量下降。正确引导野生连翘采摘农户亲环境行为对保护野生资源以及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目前国内对农户亲环境行为的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以及普通农户,很少涉及特定农户。且国内外对亲环境行为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生活垃圾处理以及农业生产过程,对非农业生产行为的研究并不多。鉴于此,本文尝试从公共管理视角出发,通过实证分析方法,对安
新高考背景下,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新高考改革,改进传统教学,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已成为改进课堂教学效果颇为重要的方面。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适切程度高的地理教学方法,更易被学生所接受,利于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既有助于教师组织教学,提高备课效率,又有助于激起学生主动思考、自主学习的兴趣,进一步培养中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选择合理的、适合的教学方法对于提升地理教学设计的质量、达到地理教学目标、有效提高地理课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已经颁布实施,地理核心素养包含于其中,它是学生通过地理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关于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了地理教育研究重要议题。同时,自进入信息时代,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也随之发生相应转变。目前终身学习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我国学习型社会建设业已展开,如何提高个体的社会竞争力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学习力体现着一个人的核心竞
历史教科书是历史知识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学生探索历史世界的窗口,通过对于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历史事实的讲述,培养学生认识历史、分析历史、评价历史的意识,也使学生在使用历史教科书学习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历史教育与历史教科书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2017年教育部颁布了新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9年教育部组织编写的《中外历史纲要》正式在北京等6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