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石墨相氮化碳基光催化剂的设计制备及光催化性能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x25977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催化技术有望克服化石燃料短缺并解决相关环境问题,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技术。开发半导体光催化体系是实现太阳能转换的有效途径。然而,现有的光催化体系整体效率较低,其工业化应用仍然面临着巨大挑战。类石墨相氮化碳(g-C3N4)由于其无毒、廉价易得和稳定性良好等优点,而成为一种被寄予厚望的非金属可见光光催化剂。但是,可见光吸收不足和光生载流子快速复合严重制约g-C3N4光催化性能的提升。本论文中通过简单的一锅法,利用磷酸脲作为掺杂源,对g-C3N4进行磷元素和质子共掺杂。并分别明确了磷和质子的作用:磷掺杂可以有效地减小g-C3N4带隙,提高可见光的利用率;质子化则可以提高其光生载流子的分离效率。二者的协同作用使g-C3N4在可见光下的Rh B降解活性提高了近5倍,分解水产氢活性提高了4倍。贵金属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效应可以帮助光催化剂提高可见光吸收效率,因而被应用于光催化领域。热电子注入是提高等离子体金属-半导体结构光催化性能的重要原因。然而金属和半导体之间的势垒高度这一影响热电子注入的关键因素,却鲜有研究报道。本论文通过构建SPR效应辅助的AgxAu1-x/PCN光催化体系,研究了半导体和金属之间的势垒在热电子注入方面的影响。磷掺杂会降低g-C3N4的导带,并直接影响金属与半导体之间的肖特基势垒高度。同时,等离子体金属纳米颗粒的合金化增强了金属和半导体之间的接触,并改善了接触势垒。通过对金属与半导体之间势垒高度的优化可以使热电子更加有效地注入到半导体中,并参与光催化反应,最终使其光催化产氢的性能得到了极大地提升。此外,g-C3N4中光生载流子的快速复合是限制其性能的主要缺点之一。通过构造异质结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缺点,但会不可避免地损失光生载流子的部分氧化还原能力,降低光的利用效率。在本论文中尝试构建具有额外SPR效应和铁电效应的新型Ba Ti O3/Au/g-C3N4三元Z-型异质结光催化剂。通过SPR效应与铁电效应的协同作用,显著提高了光生载流子的产生和分离效率,并保留了其较高的氧化还原能力,使该三元Z-型体系在Rh B光降解和光催化产氢方面均具有优异的性能。以上这些工作为理解光催化体系中的电荷转移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并为合理设计g-C3N4基光催化剂提供了新的见解。
其他文献
水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一直是人们所关心的问题,为此国内外制定了相关标准对水力发电机组关键部位的振动限值作出了具体规定。当机组在不推荐的运行区内或在开机等过渡工况下
航空发动机振动超标和结构性损伤是影响航空发动机运行安全的重要因素,据统计,航空发动机振动故障占总故障的60%以上。对于振动故障的诊断主要基于机匣上少数测点的振动特征,
移植材料用于生物体内时,通常会引起体内排异反应,如炎症反应及纤维化反应等,进而造成移植失败及影响移植材料的使用寿命。为了解决移植材料初期引起的体内排异反应,我们设计
S31042钢作为25Cr-20Ni型奥氏体耐热钢具有优异的抗氧化和抗腐蚀性能,通过添加组元Nb和N获得良好的高温持久强度,是超超临界火电机组过热器和再热器管道的关键材料。S31042钢
分拆理论是组合数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它在模形式、数论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分拆上的统计量是分拆理论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特别是统计量“分拆秩”.其中,著名的Raman
工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口的迅速增长引起了全球性的能源危机,为了人类社会长远、绿色的发展,清洁能源材料的研发已成为当务之急。近年来二维纳米片层材料凭借其自身的结构优势
VO2是一种多晶型过渡金属氧化物,在68℃附近发生半导体相-金属相的可逆转变,伴随着相变的过程,其光学、电学以及磁学等性质都会发生明显改变,尤其是其光学透过性相变前后在近
第一部分基质金属蛋白酶在脑动脉瘤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目的:通过人群研究分析MMP-2、MMP-9和TIMP-2在动脉瘤患者血清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并在动物实验中分析MMPs在动脉瘤形成中
细菌显微追踪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对微生物进行分析研究的新技术,已逐渐成为生物学微观研究的重要工具。它结合了图像分析技术和粒子追踪算法,辅以现代荧光标记技术,实时
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Aβ)的纤维化聚集是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的主要病理表现,且Cu2+可促进Aβ聚集并产生活性氧,增加神经元损伤,促进神经元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