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鲜卑族服饰研究

被引量 : 14次 | 上传用户:liliandid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隋唐以后的常服,是受到北魏鲜卑族服饰影响而形成的。因此,北魏鲜卑族服饰在中国古代服饰发展史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孝文帝改革后,北魏鲜卑服饰明显受到了中原汉服的影响,同时,汉服也反过来受鲜卑族服饰的影响。两者在相互影响融合中趋同,当时流行于南北朝的袴褶便是最有力的证明。而这种带有明显汉服因素的袴褶出现流行正是在北魏鲜卑族服饰中。建国后,北朝服饰的研究工作一度比较滞后和薄弱,与国内不断高涨的古代服饰研究热潮严重脱节。可喜的是,随着近20年来北朝考古取得了重大进展,为北朝服饰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考古资料,同时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北朝服饰史。在孝文帝改革的影响下,鲜卑服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北朝以后的服饰都是以北魏变革后的服饰为基础的。因此,北魏服饰可以说对整个北朝服饰的发展意义非凡。目前,对北魏服饰进行过研究的主要有黄良莹、宋丙玲等人,他们对北魏服饰的研究着眼于整个北朝时期,研究方法主要是典型性研究,对于鲜卑族本民族着装独特的发展脉络缺乏关注,忽略了北魏当时着装的民族性。为了弥补前人研究的不足以及为后人进一步研究北朝服饰及其发展脉络奠定基础,本文针对北魏时期鲜卑族服饰的着装进行研究。由于鲜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古代文献中对鲜卑族服饰的记载十分有限,北魏鲜卑族服饰的研究材料主要来源于墓葬资料和佛教造像。因此,笔者首先对鲜卑族北魏考古资料进行大规模的收集。其次,在掌握大量北魏考古资料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研究,筛选出能反映北魏鲜卑族着装的有效资料。第三对考古资料中出现的人物进行分类,从北魏不同身份的人物穿着入手研究,宏观地研究北魏鲜卑族服饰的款式与种类。最后,通过统计学的方法计算出北魏不同时期不同服饰的流行度,对北魏前后两个时期不同的流行服饰研究北魏前后鲜卑族的着装变化,得出鲜卑族服饰发展脉络和汉服对鲜卑族服饰的影响。
其他文献
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一直是我国财政体系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我国在若干法律法规中都曾明确规定,地方政府不得自行举债,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各级地方政府为了发展经济,仅靠地方
针对市售的机械豆浆机靠刀片高速旋转"切出"的豆浆口感不好,同时为了方便消费者在家中自制营养丰富、放心可口的石磨豆浆,设计了一种轻便、清洁、造价低、使用方便的机械石磨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我国加入WTO后所面临的高等工程高质量专业人才的缺乏,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必须与国际接轨,而《华盛顿协议》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政策框架,是我国
针对国外进口产品价格较高,国内有些产品存在着功能不完善、缺乏核心部件(指水涡轮)技术优势等问题,在研学国外新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对卷管式绞盘喷灌机上的核心部件—水涡轮
目的:探讨鼻内镜在诊断小儿腺样体肥大所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中的作用。方法:对2004年4月—2005年3月诊治的51例小儿腺样体肥大所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儿,作
本文选取笔者所在的跨国快消集团的中国区业务信息化解决方案作为研究对象,重点对分销渠道信息化管理体系进行研究,分别从业务需求和信息化模型设计等两方面进行分析论述。论
农业产业化问题是政府和学界热衷研究的一个论题。基于我国的农业实践,在对小农经济、农业产业化、土地整理和新农村建设等基本问题分析的基础上,立足于家庭承包的制度框架,
《大公报》于1902年6月17日在天津法租界首次出版,于1925年11月27日宣布停刊。其间,以其开明的办报宗旨逐渐成为华北地区引人注目的大型日报。1926年,张季鸾与吴鼎昌、胡政之合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是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民俗文化和传统工艺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本文通过非遗进入校园的实现途径的多样结构研究,得出非遗进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