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目前癌症在全世界范围内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杀手之一,治疗癌症的关键就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胃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内镜结合组织病理学检查是目前诊断胃癌的金标准。利用该检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胃癌的早期发现和诊断率,从而为患者的手术治疗赢得宝贵时间,提高手术切除率和术后5年生存率。但是该检查方法却存在着诸多不足,首当其冲便是它的侵入性会让患者承受很多躯体上的痛苦,且对存在多处可疑性病变的高危人群不能作为一种有效的筛查方法。拉曼光谱技术是通过测定分子振动的非反射性光散射过程来描述分子结构和构像的变化,能从分子水平反映组织病变,有助于实现胃癌的早期诊断。近年来不断有利用拉曼光谱技术来实现胃癌诊断的文献报道,然而这些诊断性试验都是小样本、单中心的研究,难以全面地评价拉曼光谱技术诊断胃癌的价值。本研究旨在全面检索该领域的所有文献,进行meta分析以全面评估拉曼光谱技术对胃癌诊断的价值。方法首先全面检索当下主流数据库(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Pub Med和ELSEVIER Science Direct数据库),根据事先确定的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出所有研究利用拉曼光谱技术诊断胃癌的相关文献。然后再使用Cochrane协作网推荐使用的诊断性试验质量评价标准(The Quality Assessment of Diagnostic Accuracy Studies checklist,QADAS指南)去评价每个纳入的研究。我们首先提取出纳入文献的基线资料以及有关拉曼光谱技术诊断胃癌效能的数据,之后按照纳入研究的数据特点进行亚组分析。我们通过χ2检验对纳入研究的异质性进行探索,并最终选择随机效应模型(Dersimonian and Laird method,D–L法)去合并相关效应指标。发表偏倚检测采用Egger精密加权线性回归分析法。结果初步检索出257篇相关文献,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出准确相关的15篇文献纳入本次meta分析。这些研究都是在2008年至2014年之间发表的。总体分析表明,合并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是0.89[95%(confidence interval,CI)0.84–0.92]和0.92(95%CI 0.88–0.95)。本研究的阳性似然比(positive likelihood ratio,PLR)、阴性似然比(negative likelihood ratio,NLR)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reas under curve,AUC)分别是10(95%CI 6.5–15.3),0.13(95%CI 0.08–0.22)和0.96(95%CI 0.94–0.97)。经Egger精密加权线性回归分析法检测并未发现纳入的研究有明显的发表偏倚(bias=-0.18,P=0.86)。结论我们的研究表明,拉曼光谱技术是一种客观并且灵敏的利用光学原理诊断胃癌的技术。不仅如此,它与传统的病理学检查相比还有着准确、无创、实时和便捷的优势。由此可见,它是值得被临床上被推广使用的。然而由于缺少相关原始数据,本研究未能对不同病理亚型和分期的胃癌亚组进行分析。未来更深层次的研究重点应着重于使用拉曼光谱技术发现癌前病变组织与正常和癌变组织的差异以及不同病理亚型胃癌组织的特点。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改进,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拉曼光谱技术还可以被用来实时地确定患者胃癌手术切除的大致范围。除此以外,本研究可能是第一篇报道拉曼光谱技术应用于胃癌早期快速诊断的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