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工笔人物画以线造型的特点体现出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特征,线条不仅担负着物象造型的功用,而且蕴藏着客观物象的内部特征;不仅呈现着线条本身的质感、韵律之美,而且也是画家情感、个性和素养的真实写照。本文梳理了线型语言的历史发展脉络,并深入探究线型语言在传统工笔人物画中的表现形态与审美内涵、在当代的转型以及所体现出的多样化风格,其中线型语言在当代的转型与呈现出的多样化风格这两部分是本文的重点部分。通过对当代较有影响的画家作品进行比较分析,笔者总结出线型语言在当代工笔人物画作品中的多种表现特点,比如,一些画家的作品在继承传统线型的基础上,将西方的透视、解剖等多种学科知识吸收进来,传统线型与西方写实造型观融合后,强化了线条造型的准确性;还有的从壁画,剪纸,皮影,年画,画像石,画像砖等民间艺术形式中汲取营养,其中壁画对线型语言的影响较为深刻,还有年画中古朴的人物造型以及剪纸艺术中简练、概括、几何形式的线条在一些作品中也有所体现;另外还有材料技法方面的探索,一部分画家使用石色、金属色、立德粉、丙烯白、色粉笔等材料进行勾线,材料、技法的探索与运用丰富了线型语言的表现形态,同时拓宽了工笔人物画的技法语言;而随着人们审美理念的改变以及媒材技法的多样化,画家以及观者更加关注画面的整体效果,线型语言的审美作用也随之发生转移。如在一些作品中线型语言渐渐淡化甚至隐匿,以上列举的几种表现形式均是画家根据画面气质对线条进行的选择、运用与创造。本文同时还对当代工笔人物画线型语言发展进行了思考,即在发展新的线型语言的同时,要把握传统线型的内在精髓,在保持传统绘画精神内涵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只有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才会使当代工笔人物画线型语言的发展永葆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