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n_830511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这是我国备受关注、持续多年、任重道远的经济话题。近些年,关于“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文章虽然很多,大多都是从产业经济学视角,应用西方经济学理论,阐释产业结构演进的过程和规律。也有部分学者应用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和列宁的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理论,解析产业结构变迁,但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对其进行全面而系统分析并不多见。本文则以“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题,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原理进行系统研究,不仅有助于加深对“高质量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相关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更是对研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理论的应用和补充。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这一话题,是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引出的。此前的通常提法都是“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度化”或“产业结构调整”。几种不同的提法虽然在含义上彼此相似,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被提上日程却意味着结构性矛盾已经相当突出,解决问题的期盼也十分紧迫。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使中国经济的短板暴露无遗。资源的掠夺式开发、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大量的过剩产能,说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迫在眉睫。因此,中共十九大报告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基础上,又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目前,我国的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实现“高质量发展”:一要经济增长稳定、区域城乡发展均衡、以创新为动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二要产业布局优化、结构合理,不断实现转型升级,并显著提升产业发展的效益;三要具有一流竞争力、质量的可靠性与品牌影响力,以及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方法。“高质量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系是统一的。一方面,“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是“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至关重要一环,能够加速“高质量发展”进程;另一方面,“高质量发展”对“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具有促进作用,“高质量发展”势必会倒逼产业结构进行转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重点放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把实体经济做强做优”。(1)可见,“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是经济工作的牛鼻子,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原理是理解和指导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依据。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阐释的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部类内部不同生产部门(行业)之间,必须保持相互协调的比例关系。这种相互协调的比例关系一旦遭到破坏,产业结构就会出现失衡,供需关系扭曲,我国经济出现的大量过剩产能,就是违背社会资本再生产原理的结果。马克思资本有机构成学说,是诠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钥匙。科技进步条件下,资本积累不断追加,必然导致资本有机构成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过程,就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总是以技术的进步、创新为前提;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产业资本的配置方式必然会由原来的劳动密集型,逐步向更高层次的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这既是资本构成向高度化演变的必然趋势,也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一个固有特征。马克思的产业竞争理论,阐释了竞争机制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机制,对资源的优化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竞争结果优胜劣汰,不仅不是资源的浪费,而是资源优化配置的实现途径。产业竞争理论启示我们,转变政府职能必须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有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2)是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性条件。习近平总书记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原理和“高质量发展”学说,为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了实现途径和原则。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全面分析国内经济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治本良方;是培育增长新动力、形成先发新优势、实现创新引领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高质量发展”是统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目标和原则。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质的飞跃。纵观我国产业结构演进历程,经过几个阶段的调整、优化,转型升级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应“高质量发展”要求而言任重道远。现存的结构性问题是:比例关系失调,结构层次不高;供需结构扭曲,产销矛盾突出;技术含量较低,创新能力不强;产品附加值偏低,资源能源消耗过高;受区域屏障制约,产业联动效应太小。究其问题成因可从七个方面概括:一是经济发展政策存在导向偏误;二是国际市场需求萎缩;三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制度环境不佳;四是企业获利能力偏低,生产方式过于粗放;五是经济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尚不健全;六是要素价格上涨,比较优势丧失;七是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上不够到位。存在的问题成因说明,以往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只注重数量不注重质量、忽视效率和效益的发展方式和理念,有悖于马克思主义协调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原理和要求。因此,痛定思痛,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才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开阔视野,本文在借鉴美、日、德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经验基础上,针对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及成因,遵循“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和理念,从五个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一是从宏观制度层面营造有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良好环境;二是从中观产业技术层面强调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三是从微观企业层面呼吁提升自主创新和科技研发能力;四是从企业运营机制角度要求转变经营管理模式;五是从市场供给端发力,强调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文认为,决定和影响产业结构如何变迁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而思考“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对策也是综合性的。它不仅涉及到政府、企业、个人不同的市场主体,而且还涉及到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不仅能够收获提高产业竞争力的积极效应,而且还要承受企业破产员工下岗的负面效应。因此,我们必须要求深化财税、金融、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各项制度改革配套跟进,为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扫清障碍。总之,只要我们坚定改革信心,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将会迈出更快步伐。
其他文献
1905年,在伯尔尼瑞士专利局工作的爱因斯坦在德文杂志《物理学年鉴》上发表了五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这些论文涉及从经典力学向现代物理转换的三个领域:分子动理论、狭义相对论和光量子假设。五篇论文分别是:(1)“分子体积的新测定方法”、(2)“热
服务型领导作为一种新型的领导理论,更加看重的是对下属的服务与关怀,让领导工作更具人性化和向心力。对此将在阐述服务型领导的概念、特征的基础上,就服务型领导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具体应用策略进行重点探讨,以帮助企业营造出更加良好的组织管理氛围,有效增强企业的组织凝聚力和向心力。
该文就静态图像数据压缩编码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小波变换的零树编码方法,通过实验证明了此方法的有效性.从论文的结构来看,主要分为六部分:首先,介绍了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然后,简单介绍了数字图像压缩的有关知识和目前国际上制定的图像压缩的标准以及图像压缩技术的发展过程;接下来,从小波变换的原理出发,通过实验,对图像进行小波变换后小波系数的特点进行分析,讨论了其适用于图像压缩编码的优势;
学位
该文的主要工作和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对全文的研究背景做了详细的说明和分析.在输入排队交换结构的公平调度方面,提出了基于信用量、统一服务量和虚时钟三类权重的调度算法,并给出了分别配合最大(小)权重匹配、极大(小)权重匹配和SIMP三种匹配算法时各调度算法的详细描述;从理论上对某些算法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并用计算机仿真的方法对各种调度算法的信元平均时延、最长队列长度、公平性做了全面的分析和比较,为实际算法
学位
目前,伴随着互联网的繁荣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愈演愈烈。传统防御手段较为被动,难以应对未知攻击,并且相互之间缺乏联系,无法共享数据。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科研人员基于态势感知技术构建了新一代的网络安全防御体系。其通过提取并处理网络安全态势要素,对网络安全状态进行评估,对其发展进行预测,从而帮助网络管理人员制定合理高效的防御措施,做到主动防御,把网络攻击带来的危害降到最低。本
城镇化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近年来,中央高度重视城镇化发展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推进城镇化的指导方针,可以说城镇化协调发展是新常态背景下国家转型发展的战略要求和实现途径。在此背景下研究我国城镇化协调发展这一问题具有较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从我国现阶段城镇化发展的现状看,我国地域广大,区域差异显著,城镇化水平也
论文从无刷直流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的具体实践出发,在借鉴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别针对电机转子位置检测、电机换相、起动和PWM调制方式等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展开较为全面的研究。介绍了无刷直流电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控制方式。总结了各种转子位置检测方法的优缺点,通过对比分析,选择了端电压法作为本课题的方案。并提出使用软件滤波的方法解决端电压中含有大量噪声,干扰严重的问题,克服了以往使
目前,随着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水印成为一种保护数字多媒体安全的有效方法。数字水印技术是通过向数字多媒体如文档、图像、视频和音频等嵌入某种信息来保护它们的版权。可见水印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多媒体知识产权保护的方法。本文主要集中在对静态图像的可见水印技术进行研究。为了在嵌入可见水印的数字图像中获得一个更加清晰的版权标志并且可见水印又能更少地降低原始图像的视觉质量,本文提出了一种具有人类视觉特性
学位
硕士学位论文思想政治教育类微信公众平台的可持续发展探究Researchon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ofWechatPublicPlatformFor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作者姓名:王凝学号:21819026指导教师:王嘉教授学科专业:马克?
学位
为揭示湿润常绿阔叶林和半湿润常绿阔叶林替代分布的气候制约因子,选择其代表性优势树种青冈(Cyclobalanopsisglauca)和滇青冈(C.glaucoides)为研究对象,收集两个物种的标本分布点数据和19个生物气候因子图层数据,运用MaxEnt模型,模拟其潜在分布区,通过判别分析(DFA)、方差分析(ANOVA)和核密度分析三种方法量化两个树种的生态位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