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苯酞对神经细胞氧化应激就和兴奋性中毒以及脑出血后脑损伤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来源 :广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i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脑出血是脑卒中的一种亚型,占所有脑卒中的10%~15%,以发病急、病情重、死亡率高为主要特点,脑出血死亡率约为40%,部分脑出血患者遗留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目前脑出血以降血压、脱水、营养神经等对症支持和手术治疗为主,但治疗效果欠佳。因此,寻找治疗脑出血的有效药物是脑卒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脑出血局部水肿炎症引起细胞内环境代谢调节的紊乱,如氧化应激、内质网应激、线粒体损伤、兴奋性中毒、钙离子内流等,最终决定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神经元细胞的死亡方式主要有自噬、凋亡、坏死三大类型,但没有明确的界限,神经元可以从其中一种死亡类型转变为其他类型。目前已有研究表明,脑出血诱导自噬的发生,损伤神经元细胞,而自噬抑制剂(3-MA)能抑制自噬,保护神经元细胞。丁苯酞作为一种神经营养药物,可通过改善循环、减轻脑水肿等途径,减少神经元损伤,在临床中已被广泛用于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已有研究报道NBP可通过激活Akt/m TOR信号通路抑制自噬及凋亡,改善脑缺血后灌注损伤,但其在脑出血自噬方面的研究尚未被报道。因此,我们选用H2O2氧化应激模型、谷氨酸兴奋毒性模型、小鼠脑出血模型,研究丁苯酞能否通过调控自噬发挥神经元细胞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在脑出血中的应用价值。研究目的:探究丁苯酞对神经细胞氧化应激及兴奋性中毒以及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方法:1.选用SH-SY5Y细胞作为本实验研究对象。(1)选用50μM、100μM、200μM、300μM、400μM不同浓度H2O2处理SH-SY5Y细胞,在镜下动态观察细胞形态变化,通过MTT法检测H2O2对SH-SY5Y细胞存活率影响;(2)选取10μM、20μM、40μM、80μM、100μM不同浓度丁苯酞直接处理SH-SY5Y细胞,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通过MTT检测NBP对SH-SY5Y存活率的影响;(3)使用NBP预孵SH-SY5Y 3h后,用200μM H2O2处理SH-SY5Y 2h构建氧化应激模型,镜下观察SH-SY5Y细胞形态改变,并使用MTT检测细胞存活率;(4)将SH-SY5Y细胞分为8组,分别为DMSO、NBP 40μM、NBP80μM、NBP 100μM、H2O2+DMSO、H2O2+NBP 40μM、H2O2+NBP80μM、H2O2+NBP100μM。DMSO/NBP直接处理SY5Y细胞5h;H2O2相关各处理组在DMSO/NBP预孵3h后,H2O2建模2h。收取蛋白样品,Western Blot检测Beclin-1、p62、LC3B及Caspase3、Caspase6蛋白表达水平。2.选用SD鼠小脑颗粒神经元(CGNs)作为研究对象。(1)使用50μM、100μM、200μM不同浓度的谷氨酸配制于25K培养基中处理CGNs 12h,镜下观察CGNs形态变化,使用Hochest33258染核统计核固缩;(2)将50μM、100μM、200μM不同浓度的NBP配于25K培养基中处理CGNs细胞12h,镜下观察CGNs形态变化,使用Hochest33258染核统计核固缩;(3)用50μM、100μM、200μM不同浓度的NBP和100μM谷氨酸共同处理CGNs 12h,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Hochest22358染色后观察核固缩情况,统计细胞凋亡率;(4)选用25μM、50μM、100μM、200μM不同浓度的NBP与100μM谷氨酸共同处理CGNs 12h后,收取蛋白样品,用Western Blot检测上测Beclin-1、p62、LC3B及Caspase3的蛋白表达水平。3.构建C57小鼠的脑出血模型。(1)分为Sham组、ICH组、ICH+NBP组,建模后30min分别腹腔注射植物油或者NBP,连续3天。3天后,对C57小鼠行Garcia评分评估小鼠运动感觉行为,取脑组织,冠状切面观察脑出血及脑血肿情况,判断模型构建情况;(2)取血肿周围脑组织匀浆,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脑血肿周围测Beclin-1、p62、LC3B及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3)脑组织灌注后固定,荧光检测LC3B表达。研究结果:1.在H2O2氧化应激模型中,NBP抑制自噬,保护SH-SY5Y细胞。(1)镜下观察到SH-SY5Y存活细胞数随H2O2浓度升高而减少,MTT法检测发现SH-SY5Y细胞活力随H2O2浓度递增而递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NBP不影响SH-SY5Y细胞形态及存活率(P>0.05),提示该浓度范围NBP不影响活力;(3)在SH-SY5Y细胞的H2O2氧化应激模型中,NBP呈浓度梯度依赖改善SH-SY5Y细胞损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与对照组比较,H2O2导致Beclin-1、LC3BⅡ/LC3BⅠ表达升高,p62未见明显变化;与H2O2模型组相比,NBP处理组Beclin-1、LC3BⅡ/LC3BⅠ表达减少。2.在谷氨酸兴奋毒性模型中,NBP抑制自噬和凋亡,保护小脑颗粒神经元。(1)随谷氨酸浓度升高,CGNs胞体萎缩呈浓度梯度递增,Hochest33258统计核固缩率,谷氨酸处理组CGNs凋亡率呈浓度依赖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NBP各浓度处理组CGNs细胞形态及核固缩率均未见明显变化(P>0.05);(3)在CGNs谷氨酸兴奋毒性模型中,NBP减少谷氨酸引起的胞体萎缩和核固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与对照组比较,谷氨酸模型组Cleaved-Caspase3/Caspase3、LC3BⅡ/LC3BⅠ、Beclin-1表达增加,p62表达减少;与谷氨酸模型组相比,NBP处理组Cleaved-Caspase3/Caspase3、LC3BⅡ/LC3BⅠ、Beclin-1表达降低,p62表达先升高后降低。3.在小鼠脑出血模型中,NBP可抑制自噬及凋亡的发生,改善脑出血。(1)脑出血模型构建成功;(2)小鼠ICH组的Garcia评分较Sham组低(P<0.05),结果表明小鼠的感觉和运动神经系统受损;NBP+ICH处理组的Garcia评分较ICH组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Western Blot结果显示,ICH组较Sham组Beclin-1、LC3BⅡ/LC3BⅠ、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均升高。与ICH组比较,NBP+ICH组的Beclin-1、p62、LC3B、Cleaved-Caspase3下降,提示自噬和凋亡抑制;(4)免疫荧光结果显示,ICH组LC3B表达上调,核周LC3B斑点聚集增加。相反地,ICH+NBP组LC3B核周斑点聚集减少。结论丁苯酞可通过抑制自噬改善神经细胞损伤和出血性脑损伤。
其他文献
目的 通过研究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epatic angiomyolipoma,HAML)及非肝硬化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CT和MRI征象,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提高对两者的影像学鉴别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CT、MRI检查并病理确诊为HAML的患者18例(男3例,女15例),经病理或临床诊断为非肝硬化HCC患者48例(男39例,女8例),分析
研究背景和目的压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严重者还会引起死亡。好发于瘫痪、昏迷、年老体弱者等长期卧床或坐轮椅的病人。压疮创面存在迁移不愈、治疗时间长、治疗难度大、费用高、反复发作等问题,使患者丧失正常的生活自理能力,给个人、家庭及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随着人口老龄化,压疮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有效的治疗压疮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近年来水凝胶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
学位
研究背景院内发病的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其他疾病住院的患者,住院期间发生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占所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2%~17%,与院外发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相较,其常因合并原发疾病而导致溶栓率更低,致残或致死的风险也更大。研究目的回顾性分析探讨我院急性院内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发病高危因素、卒中病因类型、卒中累及血管、治疗方案及预后,提高临床各科室对院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识别及优化救治流程,降低患
背景中低位直肠癌的治疗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包括围手术期放化疗,目前直肠癌的保肛率已达90%甚至更高。然而,直肠癌保肛手术切除了直肠及相关的神经,术后会出现排便功能的问题,尤其是术后早期阶段。术后出现的排便状态改变被称为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ARS),对于预期术后长期生存的患者,难治性的低位直肠前切除综合征及大便失禁严重降低其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针对LARS的治疗还没有一套完整公认的治疗体系,而
目的分析与常见妊娠合并内科疾病相关的母体影响因素、血液及生化等指标,探讨妊娠合并内科疾病孕妇与正常孕妇的肠道菌群的差异,为常见妊娠合并内科疾病的有效早期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第一部分:常见妊娠合并内科疾病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研究对象来自课题组所建立的妊娠代谢性疾病及不良妊娠结局(PMDAPO)研究队列。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12月期间,进入PMDAPO研究队列,且在广州
背景凝血常规及血常规只能了解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的数量,TEG(Thromboelastography)可弥补常规检验的不足,反映其凝血功能,并可监测凝血因子活性、纤维蛋白功能、血小板功能和纤溶所引起的血栓溶解全过程,其形成的图像结果花费时间短,能了解血栓形成的全过程。传统的出凝血检验花费时间长,对于患者凝血状态异常的诊断和围产期的止血干预中的应用价值有限,运用血栓弹力图方法进行全血检验可能具有更大
第一部分肺移植术前胸膜增厚的CT评估目的:探讨肺移植术前胸部CT评估胸膜增厚的作用。材料与方法:回顾接受肺移植术的连续病例164例,筛选出术前首次胸部CT提示多发“胸膜增厚影”(最厚处大于3mm)者80例,其中经过2周积极抗炎治疗后复查胸部CT的病例40例,设为A组,仅作病情随访复查胸部CT的病例40例,设为B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比较两组病例经过2周随访CT所示胸膜增厚的变化。结果:
目的:探讨纳米碳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术中的应用,对甲状旁腺功能的保护、颈部淋巴结清扫效果、术后短期血清甲状腺球蛋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行全甲状腺切除+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的228例患者,根据术中是否使用纳米碳分为纳米碳组(127例)和对照组(101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血钙、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术后6个月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率、检出中央区淋巴结数量、转
研究背景与目的:甲状腺结节是最常见的甲状腺疾病,随着超声等影像技术的发展以及居民健康观念的提升,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尤其是甲状腺≤10 mm的甲状腺结节,临床症状不典型,颈部查体通常难以发现,多在体检行超声检查时偶然被发现,世界卫生组织将直径<1 cm的甲状腺乳头状癌定义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超声是目前国内外学者公认的诊断甲状腺结节首选的检查方式,可检出直径为2~3mm的P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