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高血压疾病与正常孕妇血栓弹力图的比较分析

来源 :广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89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凝血常规及血常规只能了解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的数量,TEG(Thromboelastography)可弥补常规检验的不足,反映其凝血功能,并可监测凝血因子活性、纤维蛋白功能、血小板功能和纤溶所引起的血栓溶解全过程,其形成的图像结果花费时间短,能了解血栓形成的全过程。传统的出凝血检验花费时间长,对于患者凝血状态异常的诊断和围产期的止血干预中的应用价值有限,运用血栓弹力图方法进行全血检验可能具有更大的优势。目的通过检测获取正常晚期妊娠妇女的TEG数据,计算本实验室正常晚期妊娠95%参考区间,与非孕正常人群参考范围进行对比,了解其差异。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与正常晚期妊娠孕妇的TEG结果与传统凝血结果比较,以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分组(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及重度子痫前期)间两两比较,了解其差异。同时计算TEG参数与常规凝血指标的相关性,探讨TEG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中凝血功能的评价及其临床指导意义。方法研究组:选择2019年3月至2020年12月于我院产科门诊建卡注册及住院单胎妊娠诊断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患者148例。根据《妇产科学》第九版妊娠期高血压诊断标准,按病情轻重,分为A组妊娠期高血压42例,B组子痫前期43例,C组重度子痫前期57例(其中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15例),D组重度子痫前期并发HELLP综合征6例。对照组:同期于我院产科门诊注册建卡及住院的正常晚期妊娠妇女99例。两组孕妇分别进行TEG及凝血常规检查,通过检验报告的数据统计,找出不同组别之间TEG与普通凝血检查的差别与联系。结果正常妊娠晚期孕妇TEG各指标95%可信区间:R值(5.09,5.42),K值(1.70,1.98),α角(64.95,66.76),MA(60.08,62.31),CI(0.27,0.92),范围较正常人群参考范围窄,R值及K值的95%可信区间明显靠近正常人群参考范围的低值,α角及MA值的95%可信区间明显靠近正常人群参考范围的高值,提示正常妊娠晚期孕妇的血液呈高凝状态。妊娠期高血压组与对照组比较,传统凝血常规无差别,TEG检查R值、K值下降,α角、MA值、CI及LY30均增高;子痫前期组与对照组比较,D2聚体升高,TEG检查K值下降,α角、MA、CI增加;重度子痫前期组与对照组比较,D2聚体升高,APTT延长,PLT下降,TEG检查K值下降,α角、MA、CI、LY30增高。研究组A、B、C三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均表现为血液高凝加重,TEG指标更敏感。并发HELLP综合征组与对照组比较,PLT下降,D-D上升,TEG检查K值延长,α角、MA、CI下降,LY30升高,传统凝血常规只发现当患者并发HELLP综合征,血小板数量进一步下降及D-D升高,TEG则可发现其血小板功能失代偿,纤溶功能加强,血液呈低凝状态。在研究组中组间对比,子痫前期与妊娠高血压组比较,重度子痫前期与子痫前期组比较,TEG及传统凝血常规结果均无差异,重度子痫前期组与妊娠高血压组比较,D2聚体升高,MA增高,提示疾病从妊娠期高血压发展到子痫前期,或者从子痫前期发展至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凝血状态无明显改变,但疾病从妊娠期高血压发展至重度子痫前期,就会表现出纤溶功能及血小板功能进一步加强。重度子痫前期组内的早发型和晚发型比较,TEG及传统凝血检查结果均无差异,提示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凝血状态与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凝血功能无差别。将研究组的TEG与传统凝血常规各指标进行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发现,呈正相关的包括:R值与APTT(r=0.14);K值与APTT(r=0.25);α角与Fg、PLT(r=0.21,r=0.26);MA与APTT、Fg、PLT(r=0.15,r=0.22,r=0.34)。负相关的有:K值与Fg(r=-0.27),α角与APTT(r=-0.18)。R时间、K时间与APTT弱正相关,说明TEG与凝血常规在体现血液凝固状态的作用相似,但不能相互替代。MA与PLT的相关性也不强,可能因为一定程度范围内的血小板下降,其功能反而代偿增强。通过多元回归分析统计TEG各指标与常规指标PT、APTT、Fg及PLT间的联系发现,K值、a角与APTT及PLT相关,MA则与Fg、PLT、APTT相关,其结果与pearson相关系数意义基本一致。结论正常晚期妊娠妇女与正常非孕人群参考值比较,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与正常晚期妊娠比较时,TEG在发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高凝状态及并发HELLP综合征时的低凝状态比传统凝血常规更敏感。传统凝血常规需结合TEG监测,更利于指导HELLP综合征患者的抗凝世界,有利于全面发现疾病从妊娠期高血压发展至重度子痫前期,血液高凝状态逐渐加重。TEG结合传统凝血常规检查,发现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与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血液同样高凝,需要得到临床诊疗上同样的重视。TEG与传统凝血指标不能相互替代,需综合运用于评估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凝血状态,更好的指导临床诊疗。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早产是全世界新生儿死亡的首要原因,尽管相关的诊治技术和辅助检查手段不断发展,存活的早产儿仍会面对各系统发育不良的问题,而脑功能发育问题尤为显著,从轻度神经损伤到严重的智力残疾、癫痫或死亡等。越来越多研究发现,振幅整合脑电图(amplitude-integrated electroencephalogram,aEEG)通过监测大脑皮层的电活动来评估大脑功能,脑电活动的各项指标随着出生胎龄
学位
学位
第一部分CT灌注成像定量评估烟雾病患者手术治疗前后疗效的初步研究【目的】探讨烟雾病患者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STA-MCA)治疗后颅脑CT灌注改变情况,评价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临床确诊为烟雾病并行单侧或双侧STA-MCA手术治疗的患者31例(男:女=20:11,平均年龄:33岁),双侧行搭桥手术的患者有13例,单侧18例。上述患者分别行手术前后的NCCT-CTA-CTP检查,经后处理
目的 通过研究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epatic angiomyolipoma,HAML)及非肝硬化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CT和MRI征象,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提高对两者的影像学鉴别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CT、MRI检查并病理确诊为HAML的患者18例(男3例,女15例),经病理或临床诊断为非肝硬化HCC患者48例(男39例,女8例),分析
研究背景和目的压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严重者还会引起死亡。好发于瘫痪、昏迷、年老体弱者等长期卧床或坐轮椅的病人。压疮创面存在迁移不愈、治疗时间长、治疗难度大、费用高、反复发作等问题,使患者丧失正常的生活自理能力,给个人、家庭及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随着人口老龄化,压疮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有效的治疗压疮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近年来水凝胶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
学位
研究背景院内发病的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其他疾病住院的患者,住院期间发生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占所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2%~17%,与院外发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相较,其常因合并原发疾病而导致溶栓率更低,致残或致死的风险也更大。研究目的回顾性分析探讨我院急性院内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发病高危因素、卒中病因类型、卒中累及血管、治疗方案及预后,提高临床各科室对院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识别及优化救治流程,降低患
背景中低位直肠癌的治疗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包括围手术期放化疗,目前直肠癌的保肛率已达90%甚至更高。然而,直肠癌保肛手术切除了直肠及相关的神经,术后会出现排便功能的问题,尤其是术后早期阶段。术后出现的排便状态改变被称为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ARS),对于预期术后长期生存的患者,难治性的低位直肠前切除综合征及大便失禁严重降低其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针对LARS的治疗还没有一套完整公认的治疗体系,而
目的分析与常见妊娠合并内科疾病相关的母体影响因素、血液及生化等指标,探讨妊娠合并内科疾病孕妇与正常孕妇的肠道菌群的差异,为常见妊娠合并内科疾病的有效早期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第一部分:常见妊娠合并内科疾病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研究对象来自课题组所建立的妊娠代谢性疾病及不良妊娠结局(PMDAPO)研究队列。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12月期间,进入PMDAPO研究队列,且在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