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共政策执行是公共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必由之路,是公共政策制定和公共政策目标之间的桥梁,它从过程上决定着公共政策目标实现的程度。从学术意义上讲,公共政策执行研究是政策科学学科的重心从政策制定转向政策执行的必然选择,是实现政策目标输出的重要环节,也是完善整个政策系统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从实践意义上讲,公共政策执行研究是辅助政府及其机构如何实施公共管理和完善社会服务的理论基础,是提高政府执行效率和执行能力的实践指导,同时也是促进政府改革与创新的驱动之一。从现实意义上讲,公共政策执行研究是解决处在转型时期我国日益增多的社会矛盾的积极探索,是促进政府组织间权力配置合理化和组织结构精简优化的大胆尝试,是重新树立中央政府权威加强政府执行力的必然考虑。然而,公共政策执行并非如人们所愿那样顺畅,传统管理模式下公共政策执行主体、客体以及政策沟通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梗阻现象,因此,如何改善甚至消解公共政策执行梗阻成为本文关注的重点。电子政务的出现为改造传统管理模式下公共政策执行梗阻提供了契机,以信息技术为依托重塑政府组织和政府工作流程,构建以服务为导向的网络平台,实现政府工作效率的提高、机构的精简优化、成本的降低以及服务职能的完善等。本文试图以电子政务建设为切入点,分析电子政务对公共政策执行的具体影响,以期为政策执行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思维视角。本文的主体部分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本文相关重要概念的梳理与界定。第二部分是从公共政策执行梗阻的现状入手,描述了公共政策执行主体、政策沟通以及公共政策执行客体的执行梗阻的具体表现,然后以相对应的视角分析形成梗阻的具体原因。第三部分是本文的重点与创新,以电子政务对传统管理模式下公共政策执行的影响为主,突出了电子政务对公共政策执行主体理念、组织结构、政策沟通以及政策执行客体参与等的影响,并结合湖北省武汉市Q区国税局电子税务的建设与发展的实证调研,将电子政务应用和政策执行进行有机融合并具体描述,从而为改善和消解传统管理模式下公共政策执行梗阻提供参考。第四部分是电子政务环境下公共政策执行的进一步拓展,是本文的结论与理论创新之处,也是对建设公共政策执行的电子政务平台的展望与大胆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