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1978年和1979年国际体联和国际奥委会相继恢复中国体操协会在国际体操联合会及中国在国际奥委会上的合法席位以来,我国体操健儿在奥运会、世界体操锦标赛、世界杯体操赛三大赛上已经获得了61枚金牌。然而,胜利的光环背后隐藏着令人担忧的高水平年轻教练员匮乏这一严竣现实。1997年,国家体委确立了我国跨世纪优秀中青年教练员的选拔培养目标:面向21世纪,用3-5年的时间在全国选拔和重点培养100名左右年龄--在40岁以下,具有良好的政治和文化素质、实践经验丰富、组织能力强、业务水平高,能跟上当代世界竞技体育发展水平的优秀中青年教练员。在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后发现,国内对我国优秀体操教练员成材过程中规律的理论研究还处在个别现象的研究状态,对成材过程中的某些规律尚未进行深入探讨和系统概括,人才的整体状态有待研究,本课题旨在通过对优秀体操教练员成材经验的总结,揭示其成材的有关规律,力求从理论上弥补此方面研究的不足,同时为年轻教练员提供效仿的模式,为各级主管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争取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培养出更多更好的教练员,以保持我国体操项目的优势地位和可持续的发展。本课题通过研究与分析,得出下列结论:1、 我国优秀体操教练员的平均年龄为46. 16岁,属于中年成材。优秀体操教练员大都有着较为丰富的运动实践经验,平均接受过9. 85年的体操训练。由于体操项目的特点,他们开始从事教练工作的年龄较小,平均为24. 3岁,在经历了20年左右的艰苦磨练之后才逐步成为有突出成绩的成功教练员。2、 优秀体操教练员中94. 4%具有大专以上学历,高于全国教练员的平均水平。为适应竞技体育运动发展需要,多数优秀体操教练员利用各种形式的岗位培训和短训班,不断提高知识层次,完善知识结构,并能针对教学训练工作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科学研究,加强经验交流。3、 优秀体操教练员成材过程需要经历五个阶段:积累期、适应期、创造提高期、稳定发展期、稳定提高期。这五个阶段具有各自的阶段性发展规律。教练员从适应期到稳定提高期平均需要24. 93年。4、 优秀体操教练员成材过程具有显著的自身特点。他们在成材过程中第一次取得较为优异的成绩是在创造提高期的后期,取得最大成就是在稳定发展期,而他们在执教生涯中所遭遇的最大困难多分布在适应期和创造提高期。5、 对优秀体操教练员成材起到促进作用的主观因素、客观因素各有9项.6、 我国优秀体操教练员大多有着正确而崇高的从教起始动机,并确定了正确的、适宜的奋斗目标。7、 在实现自己的最高目标后,大多数优秀体操教练员能保持良好的心态,能及时克服成功后可能产生的松懈状态,不断向更高的奋斗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