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更多的语文教师开始积极投入到习作教学的探索中,努力探寻一种新的习作教学模式,旨在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活素材,主动实践,主动探索,真正让学生们成为习作的主宰者,在“我手写我心”习作之路上,快乐地体验着习作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然而当前习作教学过程中,学生面对形式单一,过于程式化的内容,常常出现下笔艰涩,没有目标,情感缺失,表达言不由衷等情况。面对这一现象,笔者认为突破传统习作的教学方式,教师从关注写作方法技巧的指导转向注重丰富学生生活体验,培养习作兴趣的培养至为重要。正如叶圣陶先生曾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作为教师,只有准确地把握住习作教学重点的改变,才可以为学生的习作引来生活的“源头活水。”体验式习作教学就是从学生个体的亲身体验入手,教师重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努力为其创设一个特定的“真实”情境,实现“外部生活的刺激向学生个体意志事实的转化”,从而使学生获取语言运用的直接经验。这种体验与学生生活的亲身经历、感悟和思考息息相关,它是学生生命历程的真实记录。在这种生活体验中学生个体将实现生命的自我关怀和注重对生命质量的自我提升,当学生内在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他们将实现真正的自主习作,这对于改变传统的习作教学中存在的缺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提出的体验式习作教学策略,旨在与一线教师在共同探索的过程中找到一种新的习作教学新思路,通过实践与总结,努力寻找习作教学新的切入点,构建更加合理的、有效的习作教学方式,从而激发学生内在的写作动机,在提高习作教学效率的同时,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为他们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扎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