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进一步落实国家新生儿疾病筛查政策,为临床提出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流程,规范流程步骤。方法样本人群通过对病历收集和电话回访获得;通过对唐山市大范围新生儿足跟血采集得到实验样本。应用茚三酮荧光法检测足跟血干血斑苯丙氨酸含量;应用DNA测序技术检测阳性患儿PAH基因突变。结果多样本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得出:不同胎龄的阳性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胎龄的假阳性率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进一步落实国家新生儿疾病筛查政策,为临床提出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流程,规范流程步骤。方法样本人群通过对病历收集和电话回访获得;通过对唐山市大范围新生儿足跟血采集得到实验样本。应用茚三酮荧光法检测足跟血干血斑苯丙氨酸含量;应用DNA测序技术检测阳性患儿PAH基因突变。结果多样本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得出:不同胎龄的阳性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胎龄的假阳性率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U检验得出:早产儿组和足月组的假阳性率较过期产儿组高,两周后采血复查,早产儿组的检测数值有所下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胎龄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准确率有影响。中央组、中央与边缘1/2组和边缘组的Phe检测值(mg/d L)分别为1.84±0.25、1.87±0.25和1.67±0.22,配对t检验分析结果表明:中央至边缘1/2组和边缘组的数值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中央组和边缘组的数值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PKU的确诊率在各季节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是季节因素对沿海县区和非沿海县区检测结果的准确率有影响。42例确诊患儿的PAH基因检测结果显示R243Q突变(29.03%)出现频率最高。结论为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的筛查提出筛查流程,落实国家新生儿疾病筛查政策是非常必要的。流程规范如下:1早产儿2 w后采集足跟血;2扩大血斑至10mm,且标注中央位置。实验打孔建议在中央至边缘1/2处;3血片冷链递送,恒温恒湿;4基因检测优先高频基因,如728G>A、331C>T、782G>A、611A>G、755G>A和721C>T。图11幅;表24个;参159篇。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与结节性甲状腺肿(Nodular goiter,NG)中鼠类肉瘤滤过性毒素致癌同源体B1(V-raf murine sarc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 Bl,BRAF)V600E突变和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1(UDP-glucuronosyltransferase 1A1,UG
目的 探讨远隔缺血后适应对急性前循环和后循环两种类型脑梗死疗效及短期预后的不同影响。方法 收集2019年4月至2020年10月符合入选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共171例,按照OCSP分型标准分为两组,即前循环组和后循环组。其中前循环组88例,后循环组83例。两组均按中国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治指南2018年进行规范化基础治疗,在此治疗基础上均给予远隔肢体缺血后适应治疗,治疗周期为7天。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
目的调查分析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发生衰弱的影响因素,并观察营养干预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衰弱的效果。方法1老年心衰患者衰弱的影响因素研究:连续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5月就诊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老年病科、全科医学科的心力衰竭并诊断为衰弱的患者作为病例组(衰弱组);选择同期诊断为心力衰竭,但无衰弱的患者为对照组(非衰弱组)。依据调查表及评估表,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数据、超声心动图数据等。将所收
目的 探讨影响接受机械取栓术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近期预后及远期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2018年10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神经重症病房住院行机械取栓治疗的86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入院时NIHSS评分及术后7天NIHSS评分差值分为近期预后良好组和近期预后不良组;依据患者机械取栓术后90天m RS评分结果分为远期预后良好组和远期预后不良组。分别将上述各分组患
目的分析首发前循环急性缺血性卒中后早期抑郁患者脑灌注水平的变化,探讨首发前循环急性缺血性卒中后早期抑郁的发生机制。方法78例首发前循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依据临床表现和《卒中后抑郁临床实践的中国专家共识(2016)》的标准,并结合HAMD量表-24项(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24)评分分为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组44例
目的 1了解癌症放化疗患者放化疗结束后癌因性疲乏现状,分析放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因素。2分析各影响因素对癌因性疲乏的作用路径,进而为临床预防和减轻放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提供依据。方法 便利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住院行放化疗的癌症患者43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癌症疲乏量表调查癌症放化疗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现状,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临床资料调查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
目的了解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恐惧疾病进展、卒中后疲劳及生活质量的现状,探讨三者的影响因素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明确恐惧疾病进展、卒中后疲劳与生活质量的关系,为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19年10月至2020年8月选取邯郸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525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应用一般情况调查表、SF-36健康调查量表、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
轻骨料混凝土作为一种高性能建筑材料,拥有自重低,比强度高,延性优良等众多优点,但由于轻骨料混凝土强度低、易开裂、脆性大,使其应用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纤维混合来增强轻骨料混凝土性能是当前对新型混凝土材料性能研究的一个热点。为探究混杂纤维对轻骨料混凝土的性能影响,通过混凝土材料基本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纤维种类以及纤维掺量对轻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弯曲韧性、抗渗性能、抗冻性
随着隔震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现代社会对于建筑结构越来越高的安全要求,各种新型隔震支座和其他种类的隔震设施需要被开发以及利用。整个论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可变摩擦作用FPS支座的隔震原理,并且对其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及仿真计算,具体的工作内容如下:1)以一栋7层的结构为例,通过FPS摩擦摆轨道与滑块之间设置电磁作用装置,使其之间产生附加压力,从而改变系统的摩擦力的大小。2)根据拉格朗日方程原理建立了变摩擦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