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clinD1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及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zhuzhil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P16蛋白表达情况的相关性及意义。  方法:收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2-2014年存档蜡块,其中非小细胞肺癌143例,肺炎性假瘤37例。患者术前均未接受过放疗、化疗以及其他抗肿瘤治疗。所有组织标本中CyclinD1、P16基因的表达情况均采用免疫组化Maxvision法检测。应用SPSS20.0统计分析软件,运用X2检验分析分类资料的差异或关系,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法分析相关性。  结果:  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CyclinD1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在NSCLC组CyclinD1蛋白阳性表达率58.7%(84/143),肺良性病变组2.7%(1/37)(P<0.05)。CyclinD1的过表达与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年龄≤60岁,CyclinD1蛋白表达率为44.3%;年龄>60岁组,表达率为72.6%,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肿瘤大小T1和>T1分组中CyclinD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9%和73.2%,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有淋巴结转移,CyclinD1表达率为77.8%;无淋巴结转移时表达率为52.3%,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CyclinD1在Ⅰ期和Ⅱ+Ⅲ期表达率分别为52.6%、71.7%,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yclinD1蛋白表达与性别、吸烟情况、分化程度、组织学分型无相关性(P>0.05)。  2.在腺癌亚组,CyclinD1蛋白的表达与患者性别、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未见明显相关性(P>0.05);而与年龄、吸烟情况、肿瘤大小有显著相关。年龄≤60岁,CyclinD1蛋白表达率为44.8%;年龄>60岁,CyclinD1蛋白表达率为68.4%,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指数>400年支,阳性表达率为76.2%;吸烟指数≤400年支,阳性表达率为52.1%,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肿瘤大小分组中,T1及>T1组CyclinD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6%和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P16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缺失率为61.5%。P16蛋白在NSCLC中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吸烟状况、临床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分化程度等因素均未见明显相关性(P>0.05),而与年龄、组织分型有关。年龄≤60岁,P16蛋白缺失率为52.9%;年龄>60岁,P16蛋白缺失率为69.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16蛋白在腺癌、鳞癌、腺鳞癌、大细胞癌中缺失率分别为56.5%(50/115)、90.9%(2/22)、50%(1/2)、50%(2/4)。在鳞癌(9.1%,2/22)和非鳞癌组织(43.8%,53/121)中的表达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对NSCLC组织中CyclinD1表达与P16表达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yclinD1表达与P16表达缺失正相关(P<0.05)。  结论:  1.在NSCLC组织中CyclinD1的过表达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提示CyclinD1可能通过影响细胞周期调控在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2.在腺癌组中CyclinD1的表达与患者年龄、吸烟情况、肿瘤大小显著相关(P<0.05)。提示年龄及吸烟状况影响CyclinD1在肺腺癌中的表达。  3.P16表达与患者性别、吸烟情况、临床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分化程度等因素均未见明显相关性,而与患者年龄及组织学分型有关。  4.在NSCLC中CyclinD1表达与P16表达缺失正相关,提示二者在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  5.CyclinD1过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P16表达缺失的相关性,可能为早期非小细胞肺癌预后判断及临床治疗提供分子生物学标志。  6.对于CyclinD1过表达的NSCLC,靶向CyclinD1的治疗可能会有效的控制肿瘤进展。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中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评估肝外胆管癌(ex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EHCC)血管内皮生长
目的:探讨术前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对胸腔镜手术(VATS)切除肺小结节(SPN)的临床应用价值,并通过卡方检验和多因素分析筛选出肺小结节恶性病变的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