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量对设施葡萄生理生化特性和品质的影响

来源 :甘肃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3次 | 上传用户:zlmgwj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设施延后栽培的4年生红地球葡萄进行了3750m~3/hm~2(A)、3000m~3/hm~2(B)、2250 m~3/hm~2(C)和1500 m~3/hm~2(D)四个不同灌溉量处理,以常规灌溉(3300 m~3/hm~2)为对照,研究了不同灌溉量对设施延后栽培红地球葡萄果园土壤温、湿度,葡萄生理生化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为高寒冷凉地区设施延后栽培红地球葡萄进行节水灌溉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各灌溉量处理的07:00、13:00和19:00葡萄园月平均地温在6~9月均呈下降趋势,9月~12月期间小幅波动变化。7::00时6月平均地温CK>D>C>A>B,9月CK>A>C>D>B, A、B、C、D和CK年平均地温分别为12.19℃、11.38℃、11.39℃、11.79℃、13.07℃。13:00时6月份的月平均地温C>D>CK>A>B,9月份A>CK>D>C>B,A、B、C、D和CK年平均地温分别为15.44℃、14.36℃、14.74℃、15.81℃、15.57℃。19:00时6月平均地温C>CK>D>A>B, 9月A>CK>D>C>B,A、B、C、D和CK年平均地温分别为15.17℃、14.00℃、14.42℃、14.98℃、15.34℃。6月全天月平均地温在各处理呈C>CK >D>A>B。9月全天月平均地温呈CK>A>D>C>B。2.不同灌溉量葡萄果园平均土壤含水量0-10cm土层A、B、C、D和CK分别为21.65%、20.65%、19.64%、18.84%、21.01%,10~20cm土层A、B、C、D和CK分别为23.26%、21.97%、21.19%、20.33%、22.49%,20~40cm土层A、B、C、D和CK分别为25.38%、23.97%、23.28%、22.36%、24.68%。不同土层A处理的平均土壤含水量最大,其次为CK,B,C和D;A、B、C和CK差异不显著,D与CK差异显著。3.随着灌水量的减少,各生育期葡萄叶片的的SOD、POD和CAT活性逐渐上升,MDA、脯氨酸含量逐渐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逐渐减小,葡萄遭受的水分胁迫逐渐加重。葡萄叶片的叶绿素总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灌水量的减少在造成轻度水分胁迫的同时能够刺激了葡萄叶片叶绿素的合成,促进了植物植物碳水化合物的合成,有利于产量的增加。4. B处理的果穗重比CK高出6.06%,果粒重比CK高出6.00%,果粒横径和果粒纵径分别比CK高出0.50%和1.04%,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CK高出2.79%,可滴定酸含量比CK低10.54%。B处理在有效节水的同时,又能有效提高葡萄品质,是天祝及同类地区设施延后红地球葡萄栽培适宜的灌溉量指标。
其他文献
融资融券业务特有的做空机制和杠杆作用,它的实施会带来股价波动,价格波动势必会产生风险。本文选取我国股票市场中能够进行融资融券交易的股票及沪深300指数日运行的数据,运
大瑶山隧道是正在修建的我国目前最长的双线铁路隧道,是京广复线上的关键工程,全长14.3km,最大埋深900m。本文介绍了在滑石排一号和二号斜井附近所进行的现场试验和观测结果,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个尊老爱幼的民族,和谐的亲情关系始终都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这样的家庭氛围会让人获得心灵的满足、增加幸福感,同时珍视亲情、在乎
鉴于普通聚氨酯注浆加固材料蓄热温度高,井下应用时存在发烟、着火隐患,以Na2SiO3和NaCl的水溶液为自限温添加剂,与聚醚多元醇混合作为白料,以异氰酸酯作为黑料,制备了一种新
介绍了高密度聚乙烯缠绕焊接增强管的生产原理、工艺流程以及产品的应用范围。
<正>远大可建科技有限公司是远大科技集团全资子公司,创立于2009年3月,专营9度抗震、5倍节能、20倍净化、93%工厂制造、1%建筑垃圾的可持续建筑。公司总部和研发基地设于中国
目的:探讨室温下(20~22℃)pH值对尿酸(uric Acid,UA)溶解度的影响,为深入了解体内UA的溶解与析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将UA溶于NaOH溶液和PBS溶液中制备母液,然后将母液配
为研究二氧化碳和氮气对于抑制煤自燃的不同效果,设计了煤自燃程序升温静态试验和动态试验,测试了在不同试验条件下煤的耗氧速度和一氧化碳的产生速度,验证了二氧化碳气体和
针对教育信息化建设以自建为主,缺少合作共建的发展现状,运用质性分析、个案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采用"分析→建构→检验→完善"的研究路径,构建了教育信息化建设合作理论框架
从一个选矿自动化现场应用者的角度,分析了选矿自动化技术在实际生产使用中给选矿厂和厂内的各类人员带来的新变化,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对选矿自动化系统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