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个尊老爱幼的民族,和谐的亲情关系始终都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这样的家庭氛围会让人获得心灵的满足、增加幸福感,同时珍视亲情、在乎家人,将会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社会的飞速发展满足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为人们的衣食住行提供了方便,但精神世界却出现了严重的匮乏和不足,表现在亲情观念的漠视和淡薄上,尤其是初中生表现最为突出。常有新闻报道,现在的独生子女因为没有兄弟姐妹来分享父母和家人的爱,而变得自私、冷漠,只知索取,不会报答和感恩,更有甚者还会出现子女殴打辱骂父母,负气离家出走等悲剧。中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他们会叛逆、反抗、敏感多疑,但是这个时期也正是他们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节点,所以在这个阶段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则显得至关重要,尤其是正确亲情观的指导。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性质,所以在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之余,更要担负起情感教育的重担。语文教材是学生获得知识和培养能力的主要途径,它的功能之多、影响之大,是任何读物都难以企及的。教材编写者更是精心筛选,选取的语文教材中的亲情类文本以其朴实的内容、平凡的语言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温馨的氛围,学生在品读的过程中会感悟亲情,熏陶心性,得到启迪。亲情类文本的价值在于,它具有历史价值,可以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以孝为本的传统美德,让学生了解、继承和发展中国的孝文化,通过对经典文本价值的深入挖掘,能让活的文化拥有持久的生命力。它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亲情意识,这符合时代的要求,因为亲情意识的缺失,会阻碍个人的成长,影响家庭的和谐,更会威胁到社会的稳定和进步。而对亲情类文本进行深入挖掘,会把最真切的感情传递给学生,让他们带着这份感情去实践,会温暖家庭,回报社会。另外,亲情类文本的价值还体现在它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社会责任感,亲情教育的成功会对学生美好品质的形成有巨大的帮助,会让学生拥有幸福感和生活的动力。所以说,亲情类文本的价值之大、影响之深是有目共睹的,它蕴含的思想和文化会让人感到亲情的可贵,这关系到学生的现在,更影响到国家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