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PLC-MS)的方法分析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和慢性肝衰竭(CLF)患者的血清代谢物谱,寻找可用于ACLF和CLF诊断的潜在血清特异性标志物;比较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和肝衰竭前期(Pre-ACLF)患者的血清代谢物谱,揭示肝衰竭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规律,评估代谢组学对肝病严重程度的诊断效果,探索肝衰竭的发病机制。研究方法选择临床诊断为ACLF(57例)、CLF(56例)、Pre-ACLF(49例)患者及健康对照人群20例,对其血清样本行UPLC-MS检测。用Simca-P等软件进行多变量数据分析,建立ACLF和CLF代谢组学诊断模型,研究ACLF与Pre-ACLF的代谢轮廓差异,建立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的代谢组学模型,鉴定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的生物标志物。研究结果ACLF与CLF的血清代谢物谱明显的不同,建立了ACLF和CLF诊断的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模型,该模型的解释能力和预测能力都很好(R2=0.972,Q2=0.917),对分组贡献较大的物质进行鉴定,发现磷脂酰胆碱(PCs)、溶血磷脂酰胆碱(LPs)在ACLF和CLF中都较健康组显著下降,结合胆汁酸(GCDCA、GUDCA)、游离胆汁酸(CDCA)在ACLF和CLF中都较健康组显著升高,这些物质在ACLF与CLF组具有同样的变化趋势,可作为肝衰竭诊断的共同生物标志物,亚油肉碱在CLF组较健康组显著升高,而ACLF组与健康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亚油肉碱可作为ACLF与CLF诊断的特异性生物标志物。ACLF与Pre-ACLF的代谢物谱也有明显差异,发现PCs、 LPs在Pre-ACLF显著高于ACLF组,而CDCA在Pre-ACLF显著低于ACLF组,认为PCs、LPs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CDCA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研究结论通过对ACLF和CLF的血清代谢物谱分析,建立的用于区分ACLF和CLF的PLS-DA模型,其解释能力和预测能力都很好,代谢组学为疾病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方法,同时对ACLF于Pre-ACLF代谢物谱的比较,鉴定了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的标志物,部分揭示了肝衰竭发生发展的病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