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营运资本政策作为上市公司四大重要财务政策之一,是企业短期财务管理的关键模块,企业的兴衰成败与其密切相关。成功的营运资本政策能够推进企业的发展步伐,提升企业的市场价值。企业在营运资本政策的选择上,历来存在着稳健型、激进型以及适中型三种类型。企业营运资本政策类型选择的背后,隐含了企业管理者对于效益性、流动性尤其是风险性的偏好。企业管理者身为企业的掌舵者,控制着企业的决策权与话语权,他们对企业的营运资本政策选择有着最直接的影响。在现实经济领域里,基于管理者风险偏好特征等引发的非理性企业营运资本政策的案例此起彼伏。因此,怎样设置管理者风险偏好因子,进而建立管理者风险偏好对于企业营运资本政策的影响研宄模型意义重大。本文以现有风险偏好和营运资本等相关理论为基础,探讨管理者风险偏好对企业营运资本政策的影响机制,并通过对管理者风险偏好与企业营运资本政策之间关系进行检验,探索如何通过控制和调整管理者风险偏好程度来优化企业的营运资本政策水平。本文选取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对象,对上市公司2010-2014年的样本进行研究。通过管理者的风险资产与总资产的比例衡量管理者的风险偏好,并选取流动资产比例作为企业营运资本政策的一个代理变量,揭示管理者风险偏好对营运资本投资政策的影响;选取流动负债比例作为营运资本政策的另一个代理变量,揭示管理者风险偏好对营运资本融资政策的影响。本文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等一系列方法,对上述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一是管理者财富、年龄、在位期限、最高学历等4个管理者个人特征,可以对管理者风险偏好特征进行有效揭示。二是管理者风险偏好与企业营运资本投资政策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与营运资本融资政策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三是企业规模、企业实际控制人经济性质,以及企业的资产负债率等因素,影响企业的营运资本政策水平。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第一,管理者在制定企业政策时应关注自身的风险偏好特征,在此基础上做出更为客观、正确的企业决策。同时,企业在挑选管理者时,可以从其财富、年龄、工作期限以及学历等特征进行考量,以便选择与企业发展目标相适应的管理人才。第二,企业应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尽量形成完善的企业决策程序,防止管理者个人的风险偏好主导了非理性的企业营运资本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