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卒中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卒中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研究表明社会经济状况(SES)与卒中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社会经济状况等级低的人群卒中的发生率和死亡率较高。也有研究表明社会经济状况等级低的患者比社会经济状况等级高者功能预后较差,然而不同的SES指标与卒中的功能预后之间的关联性存在差异,并且国内尚缺乏关于社会经济状况与卒中短期功能预后的相关研究,本研究旨在探讨南京及其周边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与卒中患者短期预后的关联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2013年10月至2015年3月住院的首次发病的卒中患者。采用受教育程度、职业、收入、居住地、婚姻状况、住房面积、交通状况、医疗保险状况作为SES的衡量维度。于入院当日完善卒中患者社会经济学、卒中严重程度及危险因素等资料的收集,次日晨取静脉血行常规血液学检测。于患者发病后3个月时对患者或其家属进行电话或者门诊随访,评估患者的预后情况,并对其进行改良Rankin(mR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的评定采用入院时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评估量表(NIHSS),短期功能预后的评定采用发病后3个月时的mRS评分。mRS≤2定义为短期功能预后良好。采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来分析不同SES指标间的相关性。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影响卒中短期功能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首次发病的卒中患者1252例,125例患者失访,共计1127例纳入数据分析,其中缺血性卒中1012(89.8%)例,出血性卒中115(10.2%)例。女性369(32.7%),平均年龄60(51-68)岁,818(72.6%)例患者短期功能预后良好。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婚姻状况、医疗保险状况、居住地、职业、收入等社会经济状况指标与卒中的短期功能预后相关。年龄低、卒中严重程度低、缺血性卒中类型是卒中短期功能预后良好的预测因素,有配偶者比无配偶者功能预后良好的趋势增加(OR=1.685,95%CI:1.017-2.790),有医疗保险者比无医疗保险者功能预后良好的趋势增加(OR=1.607,95%CI:1.007-2.565),城市居民比农村居民功能预后良好的趋势增加(OR=1.508,95%CI:0.962-2.363),脑力劳动者(OR=1.711,95%CI:0.953-3.073)比体力劳动者功能预后良好的趋势增加,与低收入者相比,高收入者(OR=1.827,95%CI:1.102-3.029)是预后良好的预测因素。结论:本研究表明社会经济状况等级高者与卒中短期功能预后良好相关,低社会经济状况的卒中患者的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早期康复应得到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