锆基大块非晶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铜模吸铸法成功地制备了直径3 mm的Zr(65-x)HfxCu17.5Ni10Al7.5(原子比)大块非晶合金及非晶基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光学显微镜(OM)、示差扫描量热仪(DSC)、差热分析仪(DTA)、电液伺服万能试验机(MTS)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技术手段,研究了不同含量的Hf替代Zr后对淬火态Zr(65-x)HfxCu17..5Ni10Al7.5(x=1-65)合金的微观结构、玻璃形成能力、热稳定性、晶化动力学、压缩力学性能以及断口形貌的影响。XRD和OM实验结果表明,1 %的Hf替代Zr后形成了大块非晶合金。而2-10 %的Hf替代Zr后形成了大块非晶基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是由微米级的树枝晶弥散均匀分布在非晶基体上组成的,且枝晶尺寸随Hf含量的增加而增大。DSC和DTA的实验结果表明,淬火态Zr(65-x)HfxCu17.5Ni10Al7.5合金在x=15-65时,其玻璃转变现象已不明显;在x=1-10时,随着Hf含量的增加,非晶基体的热稳定性逐渐提高,故Zr55Hf10Cu17.5Ni10Al7.5非晶复合材料具有最高的热稳定性,但合金系玻璃形成能力随Hf含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Hf完全替代Zr后合金结构为完全晶态。另外,热分析结果还表明,淬态结晶相的体积分数随Hf含量增加而增大。非等温晶化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大块非晶复合材料具有和单相大块非晶合金相同的动力学特征,即玻璃转变和晶化都具有显著的动力学效应。与淬火态Zr64Hf1Cu17.5Ni10Al7.5大块非晶合金相比,Zr60Hf5Cu17.5Ni10Al7.5非晶复合材料的晶化表观激活能稍大。进一步证实了大块非晶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要高于单相非晶合金。压缩力学性能及断口形貌分析表明,淬态结晶相的晶粒尺寸和体积分数对非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对于完全非晶合金Zr64Hf1Cu17.5Ni10Al7.5而言,大块非晶基复合材料Zr63Hf2Cu17.5Ni10Al7.5和Zr60Hf5Cu17.5Ni10Al7.5中枝晶相的存在,阻止了单一剪切带的扩展,诱发了更多剪切带的形成,从而使得材料的塑性变形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而复合材料Zr55Hf10Cu17.5Ni10Al7.5的枝晶相体积分数较高且晶粒尺寸较大,从而导致其脆性断裂。
其他文献
本文对国内外蠕变试验技术研究的发展作了全面的回顾,着重对微型试样蠕变试验方法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对一台老式蠕变试验机进行了改造;对电流加热进行蠕变试验的可行性进行
片状模塑料模压成型作为一种先进的树脂基复合材料成型方法一经问世便广泛应用于汽车行业。近年来,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对片状模塑料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汽车的轻量化
颅骨是用作防护的重要部位,起着支撑和保护脑组织的作用。目前用于颅骨修复的医用材料有医用金属及其合金、医用陶瓷、医用高分子、自体或异体骨等,单独应用这些材料,均存在一定
本文以h-BN粉末、Si3N4、AlN粉末为原料,以SiO2为烧结助剂,采用冷等静压成型、无压烧结、气压烧结和热压烧结工艺制备出BN基复合陶瓷材料。并利用XRD、SEM、TEM等手段对复合陶
针对固体火箭发动机(SRM)喷管内表面耐烧蚀、外表面防热的要求,研制一种既耐烧蚀、又具有良好强韧性及热防护功能的炭/炭/陶瓷双向梯度多功能复合材料,以取代目前所用的炭/酚
该文研究了ABS/TPV共混型改性树脂,引入了动态全硫化PP/EPDM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TPV),利用EP-TPV良好的冲击性能来提高ABS树脂的冲击强度.全文分为两部分,首先研究了动态全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