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1987年中共十三大将房地产市场囊括进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后,房地产市场开始起步并快速成长繁荣,对国民经济增长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回顾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历程,房价的上下波动不仅给经济稳定发展带来了阻碍,也提升了居民的生活成本,降低了居民的生活幸福感,因此如何调控房价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是关乎国家稳定发展、国民幸福安康的重要问题。对此政府部门也一直积极采取相关政策措施对房地产市场实施调控,而在历年调控房地产市场的措施中,对银行信贷的调控一直被视作是主要措施。但是从政府采取的信贷措施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效果来看,信贷政策并不总能有效及时的调控房地产市场,房价依然处于上下反复的状态,未能保持在一个合理的区间范围之内。那么银行信贷与房地产价格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银行信贷规模扩张是否是近年来房地产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银行信贷规模与利率是否都能有效调控房地产价格以及相关政策如何协调才能对房地产价格的调控发挥更好作用。带着这些问题,本文详细探讨了银行信贷与房地产价格之间的关系的内在逻辑,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本文首先分析了文章的研究背景、意义等,然后梳理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说明了我国银行信贷与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现状,接着从银行信贷规模和利率两方面分析其影响房地产价格的机制,然后选取2004-2017年的季度数据构建了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银行信贷与房地产价格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在房地产价格的变动中,对其影响最大的是银行信贷规模,银行信贷规模的变动能够显著的影响房地产价格,而银行信贷利率对房价的影响只在初期表现的较为明显,并且与银行信贷规模相比,银行信贷利率对房价的影响程度明显要弱,同时房地产价格的变动也会引起银行贷款规模与利率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变动,初期利率对房地产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较高,而到后期,房地产价格变动对银行信贷规模的影响反而较大,这表明银行信贷与房地产价格之间的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最后在前文的分析基础上,本文对如何加强利率的调控、减少房地产市场对银行信贷的依赖、灵活协调政策调控房地产市场以及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合理发展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通过本文的研究,一方面进一步梳理和细分了相关理论研究的内容,使银行信贷与房地产价格之间的影响机制更加清晰明了,另一方面文章的实证结果与相关政策建议对政府部门、商业银行以及房地产市场的决策也起到了一定参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