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对于情绪的研究从有意识到无意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探索阈下情绪这个相对较新的领域。有研究表明,阈下情绪能够激发个体更原始的生物性反应。因此,阈下情绪对认知的影响,可以看作反映了更纯粹的、更具初始意义的情绪与认知的关系特征。特质焦虑是一种人格特质,伴随着个体长期的一贯的情绪体验,具有内隐性、稳定性、差异性等特征。有研究表明特质焦虑个体对周围环境中的威胁性刺激和恐惧性刺激等负性刺激存在注意偏向,对这种类型的信息表现出格外的敏感抑或是具有更强的加工和锁定倾向。他们具有较高的焦虑唤醒水平,容易产生较高的焦虑心境,这是一种深入的、微弱而又持久的情绪状态,一般不被人们所注意,与阈下情绪类似。以往关于焦虑群体对情绪信息的注意偏向研究,研究者大多选用临床焦虑障碍群体为对象,而忽略了正常人群中的高特质焦虑群体,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被诊断为焦虑症的临床患者毕竟只占少数,大部分还是焦虑水平偏高的正常人。此外,在有关情绪影响特质焦虑个体注意偏向方面,国内研究大多停留在能够意识到的强烈情绪方面,而阈下情绪对特质焦虑个体的认知会有怎样的影响,此方面研究尚属空白。本研究由两个实验组成,实验一采用情绪启动实验范式,选取哭、中、笑表情面孔为启动刺激,通过阈下呈现,以被试对中性后脑勺图片的表情猜测差异为指标,测查被试是否出现情绪启动效应(即情绪一致性效应),讨论阈下情绪对特质焦虑个体注意偏向的影响。实验二采用情绪启动与情绪Stroop相结合的实验范式,启动刺激同实验一,同为阈下呈现,以被试对色词颜色判断任务的准确率和反应时为指标,测查阈下情绪对特质焦虑个体的认知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高低特质焦虑个体都存在阈下哭表情的启动效应,倾向于将哭表情启动刺激后紧跟的靶刺激判断为哭,而没有发现阈下笑表情的启动效应,即他们对阈下负性情绪刺激发生了注意偏向,对阈下正性情绪没有2.对比低特质焦虑个体,高特质焦虑个体将紧跟哭表情后的靶刺激判断为哭的概率更大,差异显著,即他们对阈下负性情绪刺激表现出更多的注意偏向。3.高特质焦虑组产生了阈下情绪Stroop效应,他们在“哭”条件下的色词颜色命名反应时显著长于“笑”和“中性”条件,哭表情主效应显著。说明阈下负性情绪影响了高特质焦虑个体随后的认知效率,抑制了认知加工。而低特质焦虑组未发现此效应。4.高特质焦虑和低特质焦虑组间差异显著,高特质焦虑组在三种条件下的反应时均长于低特质焦虑组,说明阈下正性、负性以及中性情绪刺激均干扰了他们的认知加工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