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规制对产业集聚的影响研究

来源 :西南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sdn_sd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中获得了令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随工业化和城镇化而来的便是生态失衡、资源约束性增强等问题的日益凸显。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这一问题,成为束缚新时代我国发展可持续性的重大桎梏。从国内经济形式来看,供给侧改革要求调整经济结构,追求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促进经济长久健康发展的关键;从国际事务来看,作为一个具有大国意识的国家自然也将节能减排、保护地球作为发展要务。综合国内外环保压力,国内的节能减排、污染防治工作也如火如荼地开展,而环境规制政策作为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手段,自然也成为经济可永续发展的关键考虑因素。同时产业集聚作为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产业发展模式,其带来的生产规模效应、基础设施共享优势以及产业集聚的溢出效应等对企业生产成本的降低作用、社会资源的节约作用都得到了学者的普遍认可。但是,产业的过度集聚也同时会产生拥挤效应引发地区内企业的过度竞争,还会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环境规制政策作为地区乃至国家防治污染的重要手段,也会对产业区位决策产生影响,自然就会影响产业集聚。因此,分析环境规制与我国产业集聚的关系于我国产业升级调整、经济永续性发展而言都存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鉴于此,本文在梳理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在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中加入环境规制变量,通过理论推导分析环境规制对产业集聚的影响。并且收集中国省、市、自治区2000—2016年的数据,通过测算各区域的环境规制、产业集聚水平,分析我国环境规制与产业集聚的变化趋势和地区空间分布的状况。最后构建空间杜宾模型,探究环境规制对我国制造业集聚、劳动密集型产业集聚、资本密集型产业集聚、技术密集型产业集聚作用的异质性,以及其他控制变量对产业集聚的影响。综合上述分析,本文得出如下主要研究结论:第一,样本期间内环境规制逐年趋严,并且表现出一定的地区差异性。在样本期间全国范围内的环境规制程度大幅上升,三大区域的环境规制强度都具有一定程度的波动,但总体上都表现出上升趋向。从环境规制强度的区域分布差异来看,东部省区该变量水平大于中西部区域,而中西部省区从总体上来看没有较突出的差别。第二,不同要素密集型产业的集聚状况具有差异性,并且各区域的产业集聚状况也具有明显异质性。资本密集型产业在我国制造业中仍然处于主导位置,技术密集型产业产值占比次之,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值占比最小。东部地区所有类型产业的集聚度在三个地区中都处于最高集聚水平,而中部次之,西部省份的集聚程度都最低。并且中西部省份与东部省份各类产业的集聚度都相差较大,而中部与西部两地区的产业集聚度的差异较小。东部省份的劳动、资本密集型产业有逐年向东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尤其是向中部省份转移。第三,环境规制对各要素密集型产业集聚的影响也具有异质性。环境规制对整体制造业产业集聚的作用是非线性的,并呈现倒U形曲线关系;与劳动密集型产业集聚呈负相关;与资本密集型产业集聚度也呈先增后减的倒“U”型曲线关系;而对区域技术密集型产业集聚尚无显著影响,即两者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在本文结尾结合研究结论,本文得到如下政策启示:我国的环境规制水平还处于普遍偏低状态,需持续提升环境规制强度,推行差异性环境规制政策;增加地方政府环境规制政策的良性互动,优化产业关联度集聚,发挥产业集聚的溢出效应。
其他文献
海伦·奥耶耶美(1984-)是当代英国尼日利亚裔黑人女作家的优秀代表,其作品聚焦种族歧视、文化冲突、身份重构等主题,揭示后殖民时期有色移民的生存现状与精神创伤。其处女作《遗失翅膀的天使》(2005)一出版便引起广泛关注,并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创意写作奖。相关批评文献中,从原型批评视角展开的讨论较零散,尚无专题研究。本论文借用诺思洛普·弗莱的“神话-原型”批评理论,从人物、意象与叙事三个方面入手,与
果树抗逆性是苹果育种的一个重要目标。果树的抗逆性主要体现在逆境胁迫下。非生物胁迫属于一种逆境胁迫,在各种非生物胁迫中,低温胁迫无疑是全球范围内最复杂和最具破坏性的。低温作为一种常见的非生物胁迫,其影响果树生长,开花,结果,也制约着果树的生长发育以及果实产量。因此,果树对低温的耐受程度就显得尤为重要。SWEET蛋白是一类糖转运蛋白,大多数包含两个MtN3基序,有的包含一个MtN3基序。SWEET蛋白
异丙甲草胺作为酰胺类除草剂,其在农田中的药效很容易受到阳光,水和温度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且其持效期较短。本文以异丙甲草胺原药为芯材,甲苯2-4二异氰酸酯和乙二胺所制备的
背景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eovascular glaucoma,NVG)是临床上一种继发于眼部病变或全身疾患的有着高致盲率的难治性青光眼,其机制主要是由于视网膜的缺血缺氧从而引起玻璃体腔及房水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过度分泌,促使虹膜表面及房角处新生血管的产生,近年来发病率逐渐上升[1],国内外尚未有公认有效的治疗方法。
多年冻土区路基沉降变形是冻土工程研究中的核心,也是铁路正常运营之安全隐患,更是制约寒区工程建设和资源开发的关键因素。冻土因其冰的存在,即使在很小的荷载下也会出现强度和变形随时间而变化的蠕变现象。青藏铁路通车近十年的现场实测资料表明,部分多年冻土路段路基不断补碴、抬道使道床厚度甚至达到1.7 m以上,路基稳定性、行车安全问题日渐凸显,冻土蠕变机理与沉降控制措施研究,迫切需要深入开展。鉴于此,本文以青
目的:观察二氮嗪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效应,并探讨HIF-1/HRE通路在二氮嗪后处理心肌保护中的作用及其激活机制。方法:1.采用成年SD雄性大鼠(250300g),通过MAP离体灌注装置,分离培养成年大鼠心肌细胞,所得的心肌细胞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N)、缺氧复氧组(H/R)、二氮嗪后处理组(D)、五羟葵酸(mitoKATP阻断剂)+二氮嗪后处理组(5-HD+D)、N-(2-巯基
近年来金属卤化物钙钛矿材料受到科研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被应用于太阳能电池,发光二极管等半导体光电器件中。本论文将重点研究金属卤化物钙钛矿纳米晶材料的原位钝化工艺
随着经济环境的日趋成熟,企业间竞争日益加剧,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得先机,情报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追逐对象,竞争情报早已变成继资金、技术、人才之后的企业第四种竞争要素。换言之,企业对于自身的情报保护,也成为了工作的一个重点,因此处于信息时代的企业开始将反竞争情报能力做为企业综合竞争力的一大重要指标。关于企业反竞争情报能力的研究,过去的研究主要立足于整个商业环境,从指标体系出发建立评估指标。本文的研究是在已
传统化石能源的短缺已经引起当今社会的普遍关注,寻找和发展可持续、可再生的新能源是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机械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广泛地存在于我们日常的生活环境中
高空作业车在高空施工、维修、救援等高空作业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且随着高空作业需求和工作环境复杂性的增加,使得高空作业车向着更高、更快、更轻的方向发展,这对高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