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威拉·凯瑟(Willa Cather,1873—1947)是美国著名的女作家。她的早期作品主要书写美国西部边疆的拓荒生活,以及欧洲移民的生存困境和奋斗历史,其作品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云雀之歌》是威拉·凯瑟最长的一部小说,亦是她最具自传性的一部作品。小说描述了年轻的小镇姑娘西娅经历种种挫折后,最终踏上了艺术成功的道路。国内外对这部小说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生态批评、女性主义批评、生态女性主义批评、女性成长主题研究、原型理论、性别研究等方面,而空间批评视角下的研究相当少。本文运用空间批评理论对小说进行深入细致的探讨,旨在揭示出阻碍女性空间拓展的因素,以及拓展女性自我空间的途径,具有一定新意。本文分为五个部分:引论部分介绍威拉·凯瑟的生平和作品《云雀之歌》的主要内容,当今国内外学者对威拉·凯瑟及其小说《云雀之歌》的研究现状,相关理论和论文结构;第二章从月石镇和芝加哥这两个重要的物理空间这一层面来讲,主要包括物理空间的变化,以及空间变化给女性带来的影响;第三章详细分析了《云雀之歌》中西娅的社会空间的拓展,从性别空间的角度出发,探讨了阻碍女性社会空间拓展的意识形态,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因素以及女性如何突破传统家庭空间的束缚;第四章进一步分析《云雀之歌》中西娅心理空间的成长,主要包括在不同空间的生存体验下女性心理空间的成长,如身份的焦虑,艺术的顿悟,寻根的情怀等;最后结论部分对运用空间批评解读《云雀之歌》中西娅女性空间的拓展进行总结。本文运用空间理论的相关知识对《云雀之歌》这部作品进行解读,探讨文本中西娅这个虚拟的女性人物的空间的拓展,映射出文本外现实中的女性所面临的空间问题,旨在揭露父权制社会下传统女性的狭隘的生存空间,并呼吁女性冲破传统的物理空间和社会空间领域,获得精神的解放和自由,实现自我价值,为后来的研究者们提供一个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