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事优先权

来源 :华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rgw919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优先权是指特种债权人依照法律的直接规定,就债务人的总财产或特定财产优先受偿的担保物权。优先权制度自在罗马发源以来,世界各国民法对其继受程度各不相同。优先权在国外的立法体例以法国和日本为代表。我国内地民事普通法中并未确立统一的优先权制度,仅在两部特别法中有零星的规定,不利于对我国特种债权的保护。
  优先权制度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优先权的种类、优先权的顺位、优先权的效力限制、优先权与其他担保物权的竞合。按照优先权的效力所及的债务人的财产范围的不同,优先权可分为一般优先权和特别优先权。法律衡量各种优先权所体现的社会政策的重要程度,从而决定各种优先权的内部顺位。为了尽量减少优先权对其他债权人包括其他担保物权人的利益的影响,法律对优先权的效力进行各种限制,协调优先权与其他担保物权发生竞合时的利益冲突。
  优先权的立法基础在于保障人权的需要、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债权人共同利益的需要、维护某一领域交易安全秩序和促进特种事业的发展的需要。我国也存在这些社会需求,而现有的法律制度不足以调整这类社会关系和满足这种社会需求。与没有建立优先权制度的国家所采取的替代制度相比较,优先权制度在法理解释上和效力上、在立法技术和立法成本上、在灵活性和适用性上都有着更强的优势,所以其他替代制度并不能够涵盖优先权制度的功能。我国现行的法律制度对优先权制度产生阻隔的因子很少,在付出较小的立法成本的前提下即可消除。
  我国将来设立统一优先权制度时,应采保留留置权,由抵押权、质权、留置权、优先权构成我国的担保物权法体系的立法方案,在立法体例和立法技术上,应更多地参考《日本民法典》的先取特权制度。在我国现实条件下,采取此种立法方案确立统一的优先权制度应包括四项主要内容:我国优先权的种类和项目、优先权的顺位、优先权的效力限制、优先权与其他担保物权的竞合。确立我国优先权制度将对保护优先权人利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完善我国物权法制度有重大意义。
其他文献
新型城镇化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两者之间互为因果,相互促进,共同推动地区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四川省自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建立了完备的工业化体系,并且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指引下工业化加速发展,工业化成为推动四川省经济不断发展的重要动力。但与此同时,四川省最初作为农业人口众多的农业大省,城镇化发展速度却比较缓慢,虽然从2005年开始四川省城镇化率出现快速增长,但与全国较发达地区相比仍有差距。
本文从人口老龄化这一日益突出的全球性问题出发,基于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刘易斯的二元结构理论以及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理论,采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论,辅之以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针对人口老龄化所衍生的中国老年人口再就业问题展开政治经济学的分析:首先,立足于市场化、城镇化、工业化和对外开放等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构建本文分析的理论框架;其次,结合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并在相关数
学位
随着我国经济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共振”程度不断加强,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针对国内问题的经济政策常常与国际市场的反应相矛盾,这种内外不平衡对传统的政策方针提出了挑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研究新的政策工具,设计各种政策相互之间合理搭配的新方式,并对开放经济下的宏观调控理论进行修正,使之能适用于中国的基本国情。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国际社会进行了深刻反思,在金融监管方
学位
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水平的快速提升是支撑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内生因素,人口城镇化率以平均每年超过一个百分比的速度快速上升,但粗放型城镇化推进模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经走到了瓶颈期,亟待新型城镇化模式的创新来规避传统模式的弊端并引领新一轮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推进新型城镇化在许多地区呈现出“高杠杆”的重要特征,主要表现为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增长迅速,实际杠杆率较高。这为新型城镇化可持续健康发展蒙上了一层
2000年以后,中国老龄化人口多、老龄化速度快、老龄化空间不均衡、老龄化速度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匹配等现状,使得愈发显著的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日渐成为影响社会、经济、人口等领域发展的突出问题。  对于一个经济体而言,正常情况下,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老龄化程度越深。显然,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农村,按照前述逻辑,其老年人口比重应该大于农村地区。可是,中国的老龄化城乡分布情形恰好相反,也即老龄化“城乡倒置”
如何处理好城乡关系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同样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长期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由此,也构成中国特色的发展经济学探索和形成中研究的主要议题之一。按照经典的发展经济学理论,伴随着经济增长、城市化、工业化过程,城乡差距将会缩小。然而,中国的经验却表征着二者之间存在悖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城乡关系的某些方面虽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城乡二元体制深层次的矛盾依然存在,城乡差距
学位
21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人类从信息时代步入数据时代,从信息经济开始步入数字经济。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发展数字经济,推动传统经济的数字化转型,推动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是顺应经济转型大势的必然选择。2018年9月26日由发改委牵头,19部委共同发布了《关于发展数字经济稳定并扩大就业的指导意见》,文件指明数字经济在未来中国经济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数字经济的本质是经济活动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