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调整互动效应研究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zhen02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型城镇化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两者之间互为因果,相互促进,共同推动地区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四川省自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建立了完备的工业化体系,并且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指引下工业化加速发展,工业化成为推动四川省经济不断发展的重要动力。但与此同时,四川省最初作为农业人口众多的农业大省,城镇化发展速度却比较缓慢,虽然从2005年开始四川省城镇化率出现快速增长,但与全国较发达地区相比仍有差距。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大力促进工业化发展,通过促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推动新型城镇化不断向更高水平发展,为新型城镇化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向指明了方向。
  本文基于对四川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现状的思考,首先对国内外研究有关城镇化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回顾,根据已有相关文献梳理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机制。过去衡量城镇化水平仅仅从人口城镇化率的角度,为了全面反映新型城镇化内涵,本文从城镇的人口城镇化水平、经济城镇化水平、社会城镇化水平、环境城镇化水平水平四个方面构建新型城镇化综合指标体系来分析四川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同时本文选取产业结构升级指标和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标衡量产业结构调整情况。最后在实证方面,本文基于2004-2017年四川省的新型城镇化综合值与产业结构升级系数、产业结构合理化系数,建立面板VAR模型,根据PVAR模型估计结果、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析结果来探究四川省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互动关系。
  研究结论表明四川省新型城镇化考察期间呈现出增长的趋势,产业结构调整也不断向更合理、更高级的方向发展。但是由于四川省历史、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导致四川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长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滞后于工业化发展。对新型城镇化、产业结构升级和合理化三个变量进行PVAR模型实证分析估计结果进行分析可得,四川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高级化、合理化之间均存在负向影响效应,说明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调整并不协调,而是存在一定的限制和问题。所以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解决四川省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调整互动问题的对策,包括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为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提供动力,并不断提升新型城镇化水平为产业结构发展提供支撑,最后根据各地区自身优势推进差异化产城融合形式,促进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
其他文献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是重要的产权制度,研究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研究价值。本文根据交易费用与产权理论、制度演进理论、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创新驱动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等理论建立起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的理论框架,并基于该理论框架形成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及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通过构建VAR模型,对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长期关系
学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所取得的经济发展成果尤其瞩目,一线城市与其他城市的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差距日渐拉开,“马太效应”严重,具体表现在:一线城市与中小城市住房市场发展的不均衡不断加剧,不同城市间的住房价格分化也越来越明显;一线城市的拥有优质的教育、医疗、交通、文化等公共资源,这些优质但稀缺的资源加速当地人口流动和城镇化,推动了当地住房的需求,随着一线城市与其他城市
学位
当前,我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其中就包括了对生态环境和优质生态产品的需要。我国正处于农业现代化转型的关键时期,从过去依靠较高的农药和化肥的投入来获得足够的产量,向绿色农业转型。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不仅威胁农产品质量安全,而且不利于农业绿色发展。因此,探究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发展现状,并且分析其影响因素,对于改善农村生态
学位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生态补偿机制也初步建立。但由于历史与现实等多方因素的制约,我国目前的生态补偿模式仍存在过于依赖政府投入、来源渠道单一、市场机制和公众参与不足等问题。本文以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发展市场化、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重要精神为指导,基于个体居民是生态补偿市场化机制构建中不可或缺的主体之一,首先从理论上探讨了生态补偿市场化机制的本质问
学位
产业结构升级一直与就业有着紧密的关系,每一次大规模的产业结构升级都会引起就业的剧烈变化。现如今,智能化革命方兴未艾,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这次技术革命,先后出台多项与之有关的政策文件,保护与支持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希望借助智能化的发展完成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但,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不可避免会给就业市场带来一系列的问题——首先是传统产业结构升级带来的结构性失业,破坏效应与创造效应并
学位
本文研究的问题是城乡融合背景下的城乡建设用地使用权分层设置问题,讨论建设用地使用权分层设置的相关经济学问题。当前我国城乡加速融合发展,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对于建设用地总量的需求都在扩大,但是由于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限制了对于建设用地的获取,因此我国建设用地面临着严重的供求矛盾。将土地产权在空间上进行分层设置、加强对土地的分层利用成为破解建设用地资源约束的必然选择。2007年中国《物权法》规定了建设用地使
学位
劳动收入份额的决定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政治经济学领域关注的经典问题。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世界主要经济体呈现出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一般趋势,尤其是我国的劳动收入份额不仅处于较低水平,而且在1996-2007年间下降速度非常明显,虽然在2008-2015经历了一定的上升,但其绝对值依然相对较低。这种现象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大量文章围绕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因素与变动趋势进行研究,而事实上,在劳动收
当前我国经济正在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单纯依靠货币信贷刺激进而推动经济高速增长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同时还容易积累较多的金融风险。为此,通过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金融、尤其是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相匹配,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效率的提升和质量的改善,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心。对金融结构和经济增长质量关系的研究,也是对我国经济和金融发展实践的深刻总结和升华。  基于以往对金融结构
学位
共享单车自2014年兴起以来,经历了疯狂增长,市场上最多时曾达到2000万辆,“五颜六色”的共享单车遍布一二线城市的大街小巷。然而,在2017年一些共享单车的相继倒闭和押金无法退还的发生,使共享单车从“神坛”跌至“谷底”,关于共享单车覆灭的消息甚嚣尘上。但是共享单车经过之前的“阵痛期”之后,市场对其进行了重新洗牌,共享单车市场正逐渐步入成熟期。步入成熟期的共享单车企业为了在新一轮的竞争中扩大市场占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自2010年以来,经济总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人均GDP仍处于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我国的基尼系数也一直维持在国际警戒线以上。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现实,影响到人民对生活的满意度和幸福感,不符合社会主义国家本质要求;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