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Just so Stories是鲁德亚德·吉卜林于1902年创作的短篇儿童故事集,全书共包含十二个生动有趣的起源故事,是吉卜林为女儿约瑟芬创作的睡前故事,其阅读对象是六至十二岁的少年儿童。从1929年张友松将这本儿童读物翻译成中文到现在,该书出现的各种编译本、插图本、中英双语本、选译本、合译本等超过20余种。本文在翻译目的论的指导下,从曹明伦和刘仲敬两个汉语译本《原来如此的故事》中选取实例,分别在词汇、句法以及修辞三个层面分析、讨论目的论三原则的具体运用,旨在通过对比分析指明各自的翻译目的和翻译方法,并且运用翻译目的论三原则为标准来检测这两个译本实现各自翻译目的的切合度,以达到评判两译本质量、挖掘两译本示范价值的目的。以目的论三原则为评价标准,通过对比分析,笔者发现曹明伦的中文译本《原来如此的故事》充分考虑到了中国儿童读者的阅读水平、语言特点和对文化的接受能力,达到了吸引儿童读者的目的,主要运用了意译和省译的翻译方法,其译本在语言的节奏和韵律上都下了一番工夫,堪称音乐性语言的典范。而另一方面,刘仲敬则认为《原来如此的故事》所传达的意象具有较深远的教育意义,书中生动有趣的故事与其说是讲给儿童听的,不如说对成人也有一种教育的作用,因此,其所采取的翻译方法主要是直译。因此,本文认为曹明伦和刘仲敬两个汉语译本《原来如此的故事》大体上都达到了各自的翻译目的,其翻译实践不仅证明翻译目的论在指导儿童文学翻译中具有有效性和可行性,而且两个优秀译本所选择的翻译策略与翻译方法对于当下儿童文学作品的翻译实践也具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