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本市场效率研究——基于机构投资者行为视角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xiaot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机构投资者已逐渐成为中国资本市场中的主导力量,形成了以基金、证券、信托和保险公司为主,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社保基金以及企业年金等多元主体参与资本市场的格局。伴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成熟,机构投资者在维护市场稳定、优化公司治理以及促进交易制度创新等方面的作用日趋显著,探究其对中国资本市场效率的影响和作用机理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资本市场定价效率方面,机构投资者的理性程度至关重要。只有理性的机构投资者才能真正提升资本市场的定价效率。   本文通过实证检验后认为:机构投资者整体上呈现出有限理性的特征。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中国机构投资者起步晚、资本市场制度尚不完善。因而,机构投资者并不能对资本市场定价效率产生显著的正面提升,其亟待规范和理性发展。在资本市场配置效率方面,机构投资者通过参与公司治理,对提高公司绩效、改进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有积极影响。但委托代理等一系列问题的存在,会限制其积极作用的发挥。因此,通过解决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过程中的委托代理等问题,机构投资者可以极大提升中国资本市场的配置效率。在资本市场结构效率方面,机构投资者有利于改善我国的投资者结构,完善资本市场功能;证券投资基金对产品的创新,会逐渐丰富金融工具的品种,进而提高金融工具结构效率;证券公司的蓬勃发展,会促进资本市场中介机构效率的提升。在资本市场运行效率方面,中国机构投资者的快速成长,客观上与资本市场交易机制的创新形成相互促进,从而降低了其交易成本,提高了中国资本市场的运行效率。最后,通过持续改进中国资本市场的制度安排、加强机构投资者的监管体制以及不断完善机构投资者自身的治理结构和投资理念,机构投资者对中国资本市场效率的提升必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其他文献
公司治理是现代公司制度运行的核心内容,不仅从微观上影响上市公司绩效与市场价值,而且从宏观上影响证券市场的发展。而上市公司作为现代股份公司的典型代表,其治理结构的建立与
我国债券市场发展越来越迅速,国内债券市场的投资者也将面临越来越复杂的利率风险,利率互换作为一种利率风险管理工具,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与市场的关注。因此我们想考察一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电影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但同时也面临着开放市场后的巨大挑战。在此情况下,加快发展速度,扩大产业规模,是中国电影的必然选择。从2006年开始,包括银
期刊
随着经济发展,我国的出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在国内经济运行速度放缓以及国际贸易非关税壁垒不断加强的环境下,数量增长型的出口贸易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因此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促进技术创新,改善我国出口贸易产品附加值低的状况极为迫切。为此,探索知识产权保护与出口贸易之间的关系,寻找完善知识产权保护路径之方向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知识产权立法、执法角度构建知识产权保护强度指标,将知识产权保护水平量化,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