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以青年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异氟烷和丙泊酚对青年患者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早期认知功能和血清S100B、NSE和MDA的影响。 方法:30例因患风心病行瓣膜置换术的18~45岁的青年患者,随机分两组,异氟烷组(Ⅰ组)15例,丙泊酚组(P组)1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1mg·kg-1,芬太尼5μg·kg-1及维库溴铵0.1mg·kg-1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机控呼吸,在心肺转流术下行心内直视手术。Ⅰ组以吸入异氟烷复合芬太尼、咪达唑仑、维库溴铵静脉注射维持麻醉,吸入异氟烷呼末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维持在1.5左右。P组用丙泊酚4~6mg·kg-1·h-1持续泵入,复合芬太尼、咪达唑仑、维库溴铵静脉注射维持麻醉。分别于麻醉前(T1)、转机前即刻(T2)停机后即刻(T3)、停机后8h(T4)、停机后24h(T5)抽血测定血清S100B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丙二醛(MDA)含量。并于手术前1天,手术后第7天应用简易智力量表(MMSE)、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测试,MMSE评分较术前基础值下降1个标准差认为有认知功能障碍发生。 结果:1.患者一般情况:两组无统计学差异,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气指标、心肺转流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换瓣个数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 2.S100B:Ⅰ组与P组比较在T1、T2、T5时点无统计学差异(P>0.05),T3、T4时点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组内T3、T4时点S100B浓度分别与T1、T2、T5时点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在T3时点S100B浓度最高。 3.NSE:Ⅰ组与P组比较T3、T4时点NSE浓度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组内T3、T4时点NSE浓度明显升高,分别与T1、T2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4.MDA:Ⅰ组和P组比较T1、T2、T4、T5时点MDA浓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T3时点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T3、T4浓度明显升高,分别与T1、T2、T5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5.SAS,SDS,MMSE量表评估:术前1d,术后7d,SAS,SDS标准评分均<50分,组间和组内比较各时点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MSE评分Ⅰ组和P组比较术前1d、术后7d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各组的MMSE评分术后7d要明显低于术前1d,有统计学意义(Ⅰ组P<0.01;P组P<0.05)。MMSE评分术后7d,术前1d比较,以低于1个标准差确定为发生了认知功能障碍为标准,结果显示,异氟烷组和丙泊酚组都有POCD患者发生,异氟烷组发生6例,丙泊酚组发生4例,经四格表资料卡方检验的精确概率检验法分析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通过异氟烷和丙泊酚对青年患者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在本实验观察例数内得出以下结论: 1.在异氟烷麻醉和丙泊酚麻醉下,青年患者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都有下降。 2.在异氟烷和丙泊酚麻醉下的青年患者心脏瓣膜置换术中,S100B,NSE,MDA均升高,异氟烷麻醉下的血清浓度要显著高于丙泊酚麻醉。提示异氟烷麻醉下青年患者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脑损伤作用可能要高于丙泊酚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