掺镱光纤放大器的模拟分析和DFB激光器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针对神光Ⅲ前端系统亟待解决的低噪声光纤放大器和高性能光纤激光器展开的,对掺镱光纤放大器的高功率放大特性和噪声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模拟;研制了波长为1054nm的单频单纵模掺镱光纤DFB(distributefeedback)激光器;本论文主要工作有:1、根据功率传输方程,引入了一种噪声和信号关联的全光谱分析方法,采用有限差分法全面分析了掺镱光纤放大器的高功率放大特性和噪声特性,并研究了激光脉冲在放大器中的放大与畸变的基本规律。2、采用掺镱λ/4相移分布反馈(DFB)光栅,研制成功波长为1054nm的单频掺镱光纤DFB激光器。其阈值为10.9mw,当抽运功率为100mW时,激光输出功率为18.5mW。激光的线宽小于0.01nm,信噪比大于60dBm。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4种不同的方法合成基质材料MgB4O7,利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合成样品的物相纯度。选取最佳的基质合成方法研制了MgB4O7:Dy、MgB4O7:Dy,Li,MgB4O7:Dy,Y、和MgB4O7:Tb等多
光纤光栅具有优良的温度和应变响应特性,在光传感领域有着广泛而良好的应用前景.该论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分为两部分,其一是光纤布喇格光栅传感器的设计和封装,包括高灵敏度光纤
该文改进和完善了脉冲偏压电弧离子镀的大颗粒净化的理论模型,系统研究了脉冲偏压作用下的等离子体鞘层的物理特性和大颗粒在鞘层中的充电、受力以及运动行为,从理论上给出脉
本论文是在结合现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对折叠槽天线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性能改善。该研究课题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用于移动终端的紧凑型可重构平面天线”的支持。为了
扫描隧道显微镜(STM)作为纳米科技中最为有效和重要的检测加工手段之一,其应用随着纳米科技热的兴起而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仪器本身的稳定性、图像质量、操作的简便性以及应用领域的拓展和产业化也越来越受到关注。通过对STM 基本原理的了解,针对IPC-205B 型机的研制和应用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重点研究了STM.IPC-205B 的成像技术和性能,对其主要的缺陷和不足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和讨论,在此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