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教育作为国家的基础教育事业,是孩子的最初教育阶段。一个良好的小学校园环境对学龄儿童的心理、行为、智力的形成和发展能起到积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并能帮助他们正确的树立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小学校园环境建设越来越被人们重视,植物景观作为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方法和造景手法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本研究采用查阅文献、对比分析、发放问卷实地调研等研究方法对长沙市小学校园植物景观现状、植物景观设计的原则、小学校园植物景观改造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长沙市小学校园植物景观普遍存在着绿地面积较小,绿地率低,按功能分区的植物景观不明显,植物景观缺乏植物多样性,季相变化不明显,植物景观空间混乱,植物的科普教育功能不强等问题。2.植物配置从植物的形、色、味、质四个方面来营造植物景观的趣味性,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探索心、求知心及趣味心。3.小学校园植物景观设计应立足于本土地域文化,结合校园独有的人文精神,赋予校园植物景观活的灵魂,突出学校文化内涵,让学生在校园环境中潜移默化的接受熏陶,提升审美情趣和个人品性。4.小学校园植物景观要坚持安全性、生态性、功能性、趣味性、科普性原则,结合青少年审美要求,营造一个绿色健康的校园环境。5.以长沙市西垅小学校园植物景观规划改造为例,结合校园的文化定位,以人为本,创造植物多样性,按功能分区的不同对其植物景观进行划分,充分体现科普性和趣味性,形成一个各具特色的植物景观空间。小学校园植物景观建设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必须以小学生这一使用主体为本,因地制宜,突出校园文化内涵,增加植物景观的教育科普性,坚持安全性原则、生态性原则、艺术性原则、功能性原则,科学合理构建小学校园植物景观体系,最大限度的发挥植物景观的生态功能、社会功能和实用价值,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