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嫩艾美耳球虫杂交F2株致弱方法及免疫原性的研究

来源 :吉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bbf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鸡球虫病(Coccidiosis)是一种分布广、危害性大的肠道寄生原虫病,它主要侵害鸡的肠上皮细胞。该病以出血性肠炎、血痢、雏鸡高发病率和死亡率为特征,成为危害养鸡业的重要疾病之一。目前,控制球虫病仍以药物防治为主,但由于耐药虫株的普遍产生以及化学药物的残留等问题使得抗球虫药物的研制开发受到极大的限制。免疫预防是控制球虫病的理想方法,利用鸡弱毒球虫疫苗防治鸡球虫病不仅能彻底解决鸡球虫的耐药性问题,而且能够生产出绿色食品,保证肉、蛋质量。本研究探索致弱柔嫩艾美耳球虫杂交株卵囊的物理和化学方法,并对致弱卵囊免疫保护性和抗体消长规律进行研究。采用常规法扩增杂交株卵囊,并用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将其致弱。首先,将孢子化卵囊,在一定功率、不同超声时间的超声波作用下致弱,置于4℃冰箱备用。然后,配制化学致弱剂,将孢子化卵囊和化学致弱剂搅拌混合均匀,置于4℃冰箱致弱40d。将致弱卵囊口服接种肉鸡,进行肉鸡免疫性能试验。用卵囊计数、粪便记分、平均增重和免疫存活率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建立检测鸡血清抗体OD值的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按照间接ELISA实验方法的程序确定抗原最佳包被浓度、酶结合物工作浓度、被检血清最佳稀释度。采用上述条件探讨物理和化学方法致弱杂交卵囊免疫鸡后血清抗体OD值的动态变化规律。实验表明,超声波致弱柔嫩艾美耳球虫杂交F2株卵囊10min可有效地使球虫卵囊的毒力减弱,免疫剂量为每只鸡4×10~3个卵囊,分别于7日龄和14日龄口服接种致弱杂交球虫卵囊疫苗免疫,攻虫后7d肉鸡平均增重达155g,与对照组每只鸡平均增重25g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攻虫存活率达100%。使用廉价、易得的化学试剂制备化学致弱剂,确定免疫剂量为每只鸡8×10~3个感染性卵囊,分别于7日龄和14曰龄口服致弱球虫卵囊疫苗免疫,攻虫后7d肉鸡平均增重达165g,与对照组每只鸡平均增重25g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攻虫存活率也达100%。选用的化学致弱剂致弱F2株卵囊及在一定功率下超声处理杂交F2株卵囊10min,可使F2株卵囊致弱并保持良好的免疫原性,可作为疫苗使用。建立的间接ELISA法可应用于鸡球虫疫苗免疫的抗体检测。本文揭示了超声波致弱球虫卵囊和化学试剂致弱球虫卵囊免疫抗体消长规律,为进一步的球虫疫苗免疫研究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其他文献
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是危害世界养禽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IBDV主要侵害雏鸡的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囊),导致免疫抑制。195
新型中药促孕灌注液(New type of fertility-promoting intrauterine infusion liquid,简称新促孕液,NFPL)是本研究室研制成功的新中兽药,用传统的水提醇沉法制备,具有清热燥湿、
捻转血矛线虫是牛羊等反刍动物重要的肠道寄生性线虫。它寄生在牛羊等宿主动物真胃及小肠内,靠吸食宿主血液为生。感染捻转血矛线虫能够引起宿主免疫功能低下,造成宿主贫血、
本研究采用酶组合消化的方法成功实施荷斯坦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体外培养,并建立了临床乳房炎致病菌感染乳腺上皮细胞的体外模型,观察了大肠杆菌、克雷伯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