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云,普天之下,莫贵于人。在这个知识逐渐成为发展经济与展开竞争的原动力的时代,人力资源,特别是处在人力资源最高层次的人力资本,成为能够在更高数量上创造利润的最宝贵的资本。人力资源是具有生命力和高级思维能力的特殊资源,人力资源数量的大小和质量的高低,决定着企业竞争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大小以及社会全面进步速度的快慢和水平的高低。因此,有关人力资源方面的信息愈加受到人们的关注。根据有关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信息需求的调查分析可知,90%的机构投资者和77.29%的个人投资者需要财务报告提供人力资源的信息。然而现实情况是,对企业内生的人力资源状况和各种软资产(如知识产权、智力资产)等对企业长远发展意义深远的项目在会计报告中得不到反映,对管理阶层的管理才能和绩效的衡量也不十分令人满意。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人力资源信息披露仍旧以表外披露非财务信息为主,一些重要信息在财务报表内鲜有反映,再加上信息披露本身存在的一些局限性,从而使上市公司人力资源信息披露的规范和完善问题呈现出现实的紧迫性。鉴于此,本文结合前人研究的成果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各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人力资源信息披露的基本理论。这一部分分为四节:第一节由人力资源、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源会计入手,引出人力资源信息披露的涵义;第二节阐述了人力资源信息披露的目标,得出以下结论:人力资源信息披露以向外界信息使用者提供投资、信贷及其他类似决策有用的信息为主,同时,也提供关于管理当局对其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的信息;第三节提出人力资源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现代企业理论和行为会计理论,为人力资源信息披露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第四节分别从信息披露程序、信息披露对象、信息披露制度和信息分布结构四个层面介绍了人力资源信息披露的基本框架构成。
第二部分,上市公司人力资源信息披露的现状及问题分析。这一部分首先列述了我国上市公司人力资源信息披露的有关规定,其中重点介绍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2003年修订)中要求我国上市公司披露的人力资源信息部分;接着,文中描述了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人力资源信息披露的现状,并通过对清华泰豪股份有限公司、风帆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实例的介绍,引出了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人力资源信息披露存在的一些问题,依次为:人力资源投资成本费用化处理不恰当、信息披露的内容不充分、信息披露的形式不规范、人力资源价值难以量化、与成本效益原则相背离等等。
第三部分,完善上市公司人力资源信息披露的建议。这一部分的内容是全文的重点,主要是针对文中第二部分所提出的问题,就如何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人力资源信息披露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首先,从思想观念入手,在企业和国家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使人们意识到人力资源对经济腾飞、社会进步的重要性;其次,建立、健全有关人力资源信息的会计准则与审计规范,完善人力资源信息披露的内容,修正人力资源信息披露的格式,使上市公司的人力资源信息披露行为有据可循、有法可依;再次,加强人力资源信息供求双方的素质培养,因为高素质的信息供应方能够提供切实相关、易于理解的信息,而高素质的信息需求方则能够轻松地阅读和分析这类信息;最后,鉴于人力资源信息的特殊性,本文在信息披露手段上提出设想,建议在披露过程中能够实现计算机网络化。
综上所述,本文的写作目的为:在对上市公司人力资源信息披露理论作一个较为全面的概括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信息披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完善我国证券市场人力资源信息披露提出具体的对策和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