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探讨了对外汉语初级语法阶段综合课的课堂教学模式。共选取了三类研究材料,包括四个教学录像,一次课堂观察和五份教案,共十个教学案例。通过对这十个具体教学案例的分析,描述综合课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模式,探讨其背后的理论支持,并进一步验证它的合理性和不足之处。希望能对认识和改进综合课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本文首先介绍了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和对外汉语教学对于教学程序的探讨。然后对选取的十个综合课教学案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包括综合课的总体教学模式,以及词汇教学模式、语法教学模式和课文教学模式三个环节教学模式。通过这些描述和分析得到了如下几个基本结论:第一,综合课的总体教学模式与凯洛夫的“五环节教学模式”有很强的一致性。这种教学模式重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为学生今后进一步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第二,词汇教学模式和语法教学模式基本上跟听说法的教学过程一致。这样的教学模式比较重视听说训练和句型学习,有利于学生发展听力理解和口头表达的能力。第三,课文教学模式明显带有语法翻译法的痕迹。课文教学基本上是遵循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意思和复述课文这样几个步骤进行的。因此,综合课的总体教学模式和词汇、语法、课文三个环节的教学模式基本上都是合乎教育学、心理学和语言教学的规律的,这些教学模式有其科学性和合理性。 但是,目前综合课的教学模式也还是有一些不足之处的,主要体现在:总体教学模式过于僵化;课堂教学所运用的教学法不够丰富;课堂练习中缺少交际性的练习,机械性的练习比较多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