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和目的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是全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CKD患者大多数最终不得不接受肾脏替代治疗,并且持续占用大量的医疗资源。延缓肾脏病持续进展一直是CKD临床与科研的重点。肾小球系膜细胞(mesangial cell MC)在不同的损伤因素下,表现出增殖肥大、凋亡、分泌过量的系膜基质等,加重肾小球硬化和肾脏纤维化,导致CKD持续的进展。高磷血症是CKD中晚期的特征之一。近年研究发现:血磷升高会加快CKD的进展。但至今高磷如何促进CKD进展尚不完全清楚。自噬是体内最为基本的生理过程之一。真核细胞自噬活性的变化广泛参与了体内凋亡、炎症、增殖等复杂的生理及病理过程,与许多疾病有关。然而,对于自噬和肾脏疾病,特别是自噬与肾小球系膜细胞应激损伤之间的关系研究报道很少。有研究表明,自噬的抑制可以增加系膜细胞内I型胶原的产生,从而增加肾小球系膜基质,促进肾脏纤维化的进展;引起肾脏纤维化最为重要的分子—TGF-β,诱导系膜细胞的自噬水平出现变化,影响着下游凋亡相关caspase3分子的水平变化;高磷通过TGF-β1信号通路增加肾小球系膜细胞系膜基质。如高磷能导致系膜细胞分泌TGF-β1增加,则可能影响细胞自噬的活性从而改变系膜细胞的凋亡和增加细胞外基质的分泌,促进肾小球的硬化,加重肾小球的损伤。目前高磷对肾小球系膜细胞自噬的影响还未见文献报道。通过本研究,明确高磷对系膜细胞自噬的影响;探讨高磷对系膜细胞凋亡、细胞外基质分泌的作用以及改变自噬的活性对其作用的影响。实验方法1.用ELISA的方法检测不同磷浓度及PFA培养条件下人肾小球系膜细胞上清液中的TGF-β1浓度。2.使用CCK8方法及流式细胞术测定高磷对于系膜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方法检测高磷及高磷分别联合Rap(100n M)、3-MA(5m M)、CQ(25u M)的条件下系膜细胞凋亡相关的蛋白标志物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水平变化。3.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在高磷的条件下系膜细胞自噬相关的蛋白标志物LC3、P62、Beclin1的表达水平变化。4.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高磷分别在Rap、3-MA、CQ的条件下系膜细胞自噬相关的蛋白标志物LC3的表达水平变化。5.通过向系膜细胞转染RGP-GFP-LC3腺病毒,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不同的刺激影响下系膜细胞荧光自噬点数量的变化。6.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高磷条件下系膜细胞自噬体数量的变化。7.western blot检测在高磷及分别联合Rap、3-MA、CQ的条件下系膜细胞分泌系膜基质的相关蛋白标志物a-SMA、Collagen I的表达水平变化。8.使用Real-time PCR的方法检测不同磷浓度条件下LC3、Type IV collagen、TGF-β1、纤维连接蛋白m RNA的变化。结果1.高磷培养液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分泌的TGF-β1比正常磷含量的对照组增多(p<0.05),且TGF-β1在P5.0m M组比P2.5m M组含量高(p<0.05);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在P 2.5m M或P5.0m M的培养液中培养48小时分泌的TGF-β1分别比各培养24小时的增加(p<0.05)。高磷加PFA组均比单纯高磷组TGF-β1浓度明显下降(p<0.05)。2.相对于P0.9m M和P2.5m M组,P5.0m M明显诱导细胞凋亡(p<0.05);P2.5m M相对于P0.9m M组,有诱导细胞凋亡的趋势,两组间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5.0m M组Caspase 3蛋白的表达比P0.9m M组多;P5.0m M+Rap组Caspase 3蛋白的表达较P5.0m M组下降;P5.0m M+3-MA、P5.0m M+CQ组Caspase 3蛋白的表达较P5.0m M组表达增加。以上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3.P0.9m M、P2.5m M、P5.0m M组的自噬标志蛋白LC3II/LC3I比值及荧光显微镜观察到的自噬体渐减少;电镜显示P2.5m M组形成的自噬体比P0.9m M的少。P5.0m M分别联合Rap和CQ增加LC3II/LC3I比值,联合3-MA降低LC3II/LC3I比值。P0.9m M、P2.5m M、P5.0m M组的P62表达渐增加,荧光显微镜观察到将绿色和红色自噬点merge后红色点很少。4.相对于P0.9m M组,P5.0m M、P5.0m M+3-MA、P5.0m M+CQ组α-SMA、Collagen I蛋白的表达增加,P5.0m M+Rap组减少。P5.0m M+3-MA、P5.0m M+CQ组较P5.0m M组α-SMA、Collagen I蛋白的表达增加。5.相对于P0.9m M,P2.5m M培养的细胞TGF-β1、LC3 II、Collagen IV、Fibronectin的m RNA表达均增加,而P2.5m M+Rap组的相应m RNA表达较P2.5m M组减少。结论1.高磷抑制体外培养的HMCs的自噬活性。2.高磷刺激HMCs分泌TGF-β1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PFA抑制高磷刺激HMCs分泌TGF-β1。3.高磷抑制自噬从而促进系膜细胞凋亡和分泌细胞外基质。高磷促进系膜细胞凋亡可能有浓度依赖性。目的:评价联合止血带予局部尿激酶溶栓治疗血透患者桡动脉头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观察尿激酶治疗38例血透患者52例次内瘘血栓闭塞。将止血带缚于头静脉上距血栓约3cm的近心端,其间的血管内每次注入100 000-200 000 IU尿激酶,观察内瘘近期及远期畅通率和并发症。结果:47例次10-1 200分钟溶通,尿激酶用量150 000-450 000 IU(27.8±9.2×104IU),5例患者最短1个月最长56个月再次发生内瘘闭塞。闭塞内瘘溶栓治疗后3个月初始畅通率为84.9%(95%CI,68.1-94.9%),6个月初始畅通率为69.7%(95%CI,51.3-84.4%),24个月初始畅通率为33.3%(95%CI,18.0-51.3%);而同时期的辅助初始畅通率分别为90.9%(95%CI,75.7-98.1%)、75.8%(95%CI,57.7-88.9%)、42.4%(95%CI,25.5-60.8%)。结论:联合止血带予局部尿激酶溶栓治疗血透患者桡动脉头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疗效显著、安全、简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