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ecurrent volvovagina candidiasis, RVVC)患者阴道局部免疫功能,从阴道粘膜免疫、阴道高致敏状态及阴道局部Th1/Th2平衡等方面阐述RVVC发病的机制,探讨完带汤对RVVC患者的治疗作用及阴道局部免疫功能的调节机制。方法收集2012年9月至2014年3月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64例符合RWC诊断标准的妇女及23例健康妇女作对照组,RVVC患者随机分中药巩固治疗组(n=32)、西药巩固治疗组(n=32),分别用完带汤或伊曲康唑口服巩固治疗6个月并于治疗结束后随访6个月,均于巩固治疗第1、3、6个月月经干净后及随访第1、3、6个月月经干净后复查阴道分泌物并填写临床观察表,进行疗效评价。其中RVVC患者中已完成巩固治疗及随访的有46例,已完成巩固治疗但未完成随访的10例,未完成巩固治疗的8例。分别于RWC患者急性发作期、缓解期、巩固治疗第3、6次月经干净后及随访第3个月月净干净后采集阴道灌洗液。正常对照组于卵泡期体检时采集,另设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olvovagina candidiasis, WC)组、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组,均于发作期采集阴道灌洗液。所得灌洗液离心后吸取上清液,采用ELISA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阴道灌洗液的细胞因子分泌型lgA(secreted lgA,slgA)、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 PGE2)、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 (immunoglobulin-E,lgE)、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 IL-4)、IL-12和Y干扰素(interferon-gamma, IFN-Y)水平。计算样本中slgA、IgE、PGE2、IL-4、IL-12、IFN-Y浓度。最后采用SPSS18.0版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实验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x2检验。结果1.64例RVVC患者中,年龄最小的20岁,年龄最大的46岁,其平均年龄为32.1±5.3岁。其中26-30岁年龄段所占比例最大,共27例,占42.2%;46-50岁年龄段所占比例最少,共2例,占3.1%。2.中药组中已完成巩固治疗的28例,巩固治疗期间复发的共9例,复发率为32.1%,已完成随访的23例,随访期间复发的共4例,复发率为17.4%;西药组中已完成巩固治疗的28例,巩固治疗期间复发的共11例,复发率39.3%,已完成随访的23例,随访期间复发的共10例,复发率43.5%。用卡方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巩固治疗结束后,中药组治愈率34.8%,显效率17.4%,总有效率95.7%;西药组治愈率21.7%,显效率26.1%,总有效率91.3%,经卡方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 RVVC急性发作期患者阴道局部的PGE2、IL-4、IL-12、IFN-Y、IgE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妇女(P<0.05), slgA则无统计学差异;RVVC缓解期患者阴道局部IL-4、IgE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妇女;RVVC急性发作期患者阴道局部IL-4、IL-12水平明显高于VVC患者(P<0.05); RWC急性发作期患者阴道局部IL-4、IL-12、IgE水平明显高于BV患者,slgA水平明显低于BV患者(P<0.05), PGE2、 IFN-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VC及BV患者较健康妇女阴道局部IgE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 slgA、 PGE2、IL-4、 IL-12、 IFN-γ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中药组随访期PGE2、IL-4、IgE水平明显低于巩固治疗前(P<0.05),随访期的IgE水平明显低于巩固治疗第三个月(P<0.05),而slgA、IL-12、IFN-γ水平治疗前后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正常对照组与中药随访期的slgA、IgE、PGE2、IL-4、IL-12、 IFN-y水平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药组巩固治疗期间无复发的16例患者,随访期PGE2、IL-4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而IgE水平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中药组巩固治疗期间复发的患者,其随访期IL-4、IgE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随访期的IgE水平明显低于巩固治疗第三个月(P<0.05)。6.西药组随访期的slgA、IFN-Y水平显著高于巩固治疗前(P<0.05),随访期的IFN-γ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西药组巩固治疗期间无复发的13例患者,随访期IFN-γ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IgE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西药组巩固治疗期间复发的患者,治疗后slgA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而IFN-γ水平无显著性差异,随访期的slgA水平显著高于巩固治疗第六个月(P<0.05)。7.中药组与西药组两组间在巩固治疗第三个月、第六个月及随访期的slgA、lgE、 PGE2、IL-4、IL-12、IFN-γ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中药完带汤巩固治疗可取得与西药伊曲康唑巩固治疗相近的疗效。2. RVVC发作期的妇女阴道局部免疫处于“亢奋”状态,Th,抵御假丝酵母菌感染的作用过度,同时Th2效应增强,共同作用使阴道局部过敏、损伤。WC、BV患者无明显阴道粘膜免疫缺陷及Th1/Th2失衡,但仍存在一定的阴道局部高致敏状态。3.巩固治疗能改善RWC患者的阴道局部免疫功能;中药完带汤可以改善阴道过敏反应及削弱Th2主导地位;西药伊曲康唑可改善阴道粘膜免疫缺陷情况,但未能明显改善RWC患者Thl过度反应及减弱Th2的优势。中药完带汤改善阴道局部免疫的途径与西药伊曲康唑存在一定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