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服务型政府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广大群众越来越重视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和行政执行力。基层公务员是中国公共行政管理的主要参与者,是政府部门公共权力的具体行使者。他们也是公共服务的直接提供者,在公共服务事业的稳定运行中有着重要的促进意义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事业中,其是最为基础的建设力量。但与此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基层公务员通常是奋战在各个岗位的一线,工作强度大,工作任务艰巨,因此心理健康和职业倦怠问题正逐渐成为这一职业群体的普遍现象。积极探索缓解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问题的途径,可以有效地提升我国政府的管理能力。与此同时其对激发基层公务员的工作热情、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以思茅区所辖的七个乡镇政府部门的公务员为研究对象,以需求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公平理论、ERG理论等相关理论为研究基础,对选定研究对象的职业倦怠情况进行实证分析。利用问卷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收集研究数据,并对结果进行深入地探讨分析后发现,思茅区基层公务员存在中度职业倦怠。其次,从个体因素、组织因素和社会因素等三个方面入手,分析导致思茅区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的原因。最后,本文从公务员自身建设、组织体系和社会支持等角度,为缓解思茅区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现象提出可行性较强的建议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