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核心内容是翻译批评。该批评建立在翻译比较的基础上:一方面指的是《德国民法典》及其汉译本之间的翻译比较,另一方面也包括了各个译本之间的比较与探讨。三个汉译本的作者分别是:杜景林、卢谌(1999);郑冲、贾红梅(1999)以及陈卫佐(2010)。本文所进行的翻译批评以Katharina Rei、Werner Koller以及Geko Kemuri三位翻译学家的翻译批评理论为指导。三者的理论相得益彰,为论文的案例分析部分构建了理论框架。此外,由Werner Koller提出的“对等”概念(外延对等、内涵对等、语篇规范对等、语用对等)对于研究《德国民法典》的翻译尤其具有指导意义。案例分析这一章主要围绕一个核心问题来展开,即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如果通过特定的语言手段来实现上述四个方面的“对等”、以及如何在汉语译文中再现德语法律语言的基本特征(包括专业性、抽象性、客观性及精确性)。本文最后一章将会归纳从案例分析中获得的重要结论以及对法律翻译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