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代文人雅集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6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代文人雅集是金代文学活动中重要的一部分,通过研究金代文人雅集,可以更好地了解金代文学。金代文人雅集在创作群体、诗歌作品等方面都体现了金代文学的特点。本文主要以金代雅集诗词、参加诗人为研究对象,通过考证梳理金代文人雅集的情况,探究金代文人雅集与金代文学的关系。文章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考证研究金代初期文人雅集的情况。金初文人雅集主要是由羁留在金的北宋旧人举行的。重点考证分析,有代表性的三次雅集,即天会六年宇文虚中、王伦、朱弁在云中雅集,天会十年宇文虚中、赵晦、朱弁平城雅集,天眷三年宇文虚中、吴激燕地雅集。这些北宋故人的雅集,引导了金代文学的发展,使得金代文学站在了一个较高的起点上。第二章考证研究金代中期的文人雅集。金代中期已经是承平之世,金代的“国朝文派”诗人开始暂露头角。这时期主要有三次文人雅集:大定五年的海会寺宴集,明昌四年赵秉文、赵沨等赋雪雅集,大安元年诸人送李经下第雅集。这三次雅集的意义各不相同,海会寺宴集体现的是在承平之际金代文学的特点,赵秉文、赵沨赋雪雅集则是在探讨金代文学的继承与发展问题,李经下第更是直接引起了金代中后期文坛的变革。第三部分考证研究金代后期地方文士雅集。这时期的文人雅集主要以元好问为主。本章主要考证了五次雅集,分别为兴定元年元好问三乡光武庙雅集,兴定四年元好问等人玉华谷雅集,元光元年元好问与辛愿等人孟津雅集,元光二年春元好问与冯璧等人龙潭雅集,元光二年夏元好问与冯璧等人缑山、濦亭雅集,元光二年夏刘从益等人叶县雅集。这时期的地方文士雅集主要体现了金代后期文学的特点。第四部分主要考证研究金代后期汴京文士雅集。这时期的雅集以元好问入国史院为起点,主要有两部分,一为元好问入汴京后与赵秉文、雷渊、李献能等人的雅集,二是刘从益入翰林后,与赵秉文等人的雅集。这两部分雅集主要反映了金代后期京师文学的特点。第五部分研究金代后期以元好问为核心的雅集。这段时间为元好问离开史馆后,回到嵩山等地的一段时期,主要有正大三年元好问与王渥等人的雅集和正大四年内乡雅集。这时期蒙古的威胁日益紧逼,文人们在雅集时表现出对局势的担忧。第六部分是研究金代文人雅集与金代文学的关系。金代文人雅集既体现了金代文学的特点,又促进金代文学的发展。同时还促进元代文学的自觉。金代文人雅集与金代文学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各个时期文人雅集的作品反映了金代文学在不同时期的特点,同时也体现了北方少数民族统治下的割据政权文学的共同特点;另一方面,文人在雅集时所形成的文学观念,引起了金代文坛的改革,促进了金代文学的发展。研究金代文人雅集的意义还在于可以从中发现金代文学为元代文学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金代文士与政权的疏离,为元代文学的自觉和元代文士独立品格的形成作了铺垫。
其他文献
死亡是生命的规律 ,当这个规律降临时 ,人大都有些畏惧。“死之将至”的人如此 ,那些健康的、跟死亡还沾不上边的人对“死亡”也心存畏惧。因而从古至今 ,人们对“死亡”这一
<正>随着美声唱法的不断发展,各种发声方法的不断提出,我比较倾向于无换声区的发声方法。这里的无换声区发声方法并不是要否定别人对不同音域发声方法的提出,而是进一步延伸
《乡愁》是乡愁型诗疗诗中的精品,个人家国多方发挥,通过个体的乡愁抒情来表达群体的政治诉求的抒情政治诗,具有抒情和政治性,颇能呈现出中国诗人及中国文人根深蒂固的家国情
<正>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对黄金的需求不断增加,而目前砂金仍然是获取黄金的重要来源之一。地处广西大明山及其东侧丘陵之间的山前盆地蕴藏着丰富的金、砂金矿产,具较好
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是联系农民和金融机构的桥梁和纽带,农村信用社金融支农服务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在医疗方面进行疾病预测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并且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深度学习技术是近几年机器学习的一个最新研究成果,论文尝
渭南素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之称,是中原地区通往陕西乃至大西北的咽喉要道[1],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孕育了渭南商业。2013年,渭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67.23亿元,比上年
城市(镇)、乡村及其腹地构成了城乡基本空间,承载着“生产、生活、生态”等功能,是城乡相关活动的载体。在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和经济“新常态”等宏观背景下,城乡空间无序
城乡空间是人类在城市和乡村地区进行社会活动的主要场所,是间接表达和传递人类信息的基本载体。城乡空间因其动态性、开放性和流通性,充分保障了城乡各种资源要素合理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