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藤黄酸通过ROS/SIRT3/AMPK途径诱导黑色素瘤B16细胞自噬的机制研究

来源 :安徽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kimi1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实验室前期研究表明新藤黄酸具有抑制黑色素瘤B16细胞增殖作用,其机制与诱导黑色素瘤B16细胞凋亡有关。本课题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从调控细胞自噬角度进一步探讨新藤黄酸抑制B16细胞增殖的作用及可能机制,为将来将新藤黄酸开发成为临床有效的抗肿瘤药物或抗肿瘤增效剂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1目的研究新藤黄酸通过调控细胞自噬抑制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增殖的作用。2方法体外培养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采用MTT法检测新藤黄酸处理后细胞存活率;倒置显微镜观察B16细胞的形态变化;透射电镜观察新藤黄酸对B16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影响;MDC染色观察细胞自噬泡的形成;流式细胞术检测新藤黄酸诱导B16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及ROS的改变;Western blot法检测LC-3、m TOR、AMPK及SIRT3相关蛋白的变化。3结果(1)MTT结果显示新藤黄酸明显抑制黑色素瘤B16细胞增殖,且随新藤黄酸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2)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发现随着新藤黄酸浓度增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B16细胞的结构发生明显破坏,细胞出现空泡,或细胞破裂呈坏死状。(3)透射电镜观察发现新藤黄酸作用B16细胞后,细胞呈现明显的细胞自噬的形态学变化,线粒体数目明显减少,线粒体结构紊乱且多空泡化,部分空泡内可见内容物,并有部分线粒体被包裹进囊泡内;(4)MDC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可见,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新藤黄酸作用B16细胞后细胞内产生了自噬泡,新藤黄酸可诱导B16细胞发生自噬;(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新藤黄酸处理B16细胞后,细胞内活性氧的含量随着新藤黄酸浓度的增大而增加,与未给药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线粒体膜电位也随之下降;(6)Western blot法检测表明AMPK及SIRT3蛋白表达随着新藤黄酸作用的时间延长而呈时间依赖性上升;LC3-I蛋白表达呈时间依赖性下降,而LC3-II蛋白表达量呈时间依赖性上升,LC3-II/LC3-I比值增大;m TOR蛋白的表达随着时间的延长有所下降。4结论新藤黄酸在一定时间和浓度范围内能够抑制黑色素瘤B16细胞的增殖,可能与诱导细胞发生自噬性死亡有关。其诱导细胞自噬的机制可能与调控ROS/SIRT3/AMPK信号通路相关联。
其他文献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和研究的课题,它不仅是高校"两课"教育的现实背景之一,也是"两课"教育应当重视的教学内容."两课"教育教学要发扬马
针对基于解码转发(DF)双向中继的认知无线电系统中的资源分配问题,提出了一种功率分配和中继选择方法。首先利用中继链路信道增益的等效性,将认知用户和基站发射功率的分配问题转
自2008年遭遇金融危机的重创后,全球经济呈疲软态势,国内产能过剩导致经济下行危机。在严峻的外部环境下,国内企业效益直线下降,给企业的长远发展带来巨大挑战和困难。同时,
<正>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和数学(Mathematics)这四门学科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了,为什么现在会如此强调四门学科的交叉融合和有机统整,倡导STEM
目的:构建基于功能状态的住院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方案并研究其应用效果。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护理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基于功能状态的护理方案,首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是一种常见的以胰岛素分泌缺乏、胰岛素受体异常及β细胞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多因素、多基因型遗传性疾病。葡萄糖诱导的胰岛素分
实事求是原本是反映学风的一句古语。毛泽东在实现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 ,对这句古语进行了新的阐释和科学规定 ,并高举实事求是这面大旗 ,开辟了有中国特色的革
目前,在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的教学中,由于教材体系存在的诸多缺憾,影响了教学效果,也影响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精髓的领悟.编写一部适应现代哲学教育的好教材已迫在眉睫.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贯穿于整个企业管理的全过程.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企业的宗旨和性质所决定的,也是市场机制正常运